成品油价格下降_成品油价格下调前景展望
1.浅析中国对外贸易顺差的影响及化解之策
2.新疆石油和天然工业前景展望
3.2021年一季度经济数据预测
4.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
5.生物能源的研发状况及前景
6.美元升值对国内的航空业有何影响,为什么?
7.关于广东对外贸易的信息资料
油气运输工程专业就业前景如下
油气储运工程就业前景展望
油气储运工程专业是研究油气和城市燃气储存、运输及管理的一门交叉性高新技术学科。在石油和天然气工业中,油气储运工程是一个非常具有发展前途,应用非常广泛的行业。众所周知,石油和天然气是非常重要的能源物资,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国家一贯都非常重视石油和天然气工业的发展。
近年来,以“西气东输”工程为代表的一批特大型天然气、原油和成品油管道项目的建设,标志着我国油气储运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展阶段,对油气储运人才和技术提出了极为迫切的需求。因此,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的学生毕业就业形势非常好,总体上讲需求量远大于人才的供给量,今后很长的一段时期内,这个专业的人才会持续走俏的。
前几年,该专业毕业生非常紧俏,供需比例达11.5,2008年和2009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石油化工行业受到了很大的冲击,毕业生的就业率略有下降,但由于石油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石油天然气储运管理部门等施工项目管理、生产运行管理和研究等领域都需要这方面的人才,可以说未来的就业形势仍然看好。
油气储运工程专业介绍
专业概述油气储运是石油及天然气储存与运输的简称,作为石油天然气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连接油气生产、加工与消费的纽带。打个比方,如果说石油是现代工业社会的血液,油气储罐和管道等储运系统就像工业社会的,血管和血库,那么油气储运工程专业人才的工作就是按照社会和工业所需,安全、持续、高效地输送油气资
浅析中国对外贸易顺差的影响及化解之策
尹丽文
坦桑尼亚位于非洲东部、赤道以南,北与肯尼亚和乌干达交界,南与赞比亚、马拉维、莫桑比克接壤,西与卢旺达、布隆迪和刚果(金)为邻,东濒印度洋。海岸线1412km,国土面积94.5万km2。
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由先后独立的坦噶尼喀共和国和桑给巴尔共和国组成。2002年全国人口3446万人,2006年人口增加到3938万人。
坦桑尼亚是经济最不发达国家之一。将脱贫作为工作重点,执行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中心的经济改革政策,推进经济自由化和国有企业私有化进程,坚持适度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同时,密切与西方捐助国和国际金融机构的关系,谋求吸引外资、减免外债和获得更多援助,近年每年接受援助均超过10亿美元。
近5年来坦桑尼亚GDP年均增长速度超过5%,2005年GDP 达到271亿美元,比2004年增长6.8%,农业产值占GDP的43.3%,工业产值占17.7%,服务业占39%。
近10年,坦桑尼亚矿业产值年均增长大于15%,矿业产值占GDP的比重逐年增加,2005年达到3.5%,其中,金矿和宝石产业的产值对矿业产值的贡献最大。
坦桑尼亚矿产品种多,潜力大,已经成为世界金矿勘查的热点地区。近年来勘查并开发的矿产主要是金矿、金刚石、宝石、铜矿、铁矿、镍矿、磷矿和天然气等。
一、储量和
坦桑尼亚的太古宙绿岩带、元古宙Ubendian岩系和新生代岩层中蕴藏丰富金矿,在维多利亚湖金矿带发现了世界级特大型金矿。坦桑尼亚中北部和南部存在许多含金刚石的金伯利岩管。坦桑尼亚西北部元古宙卡拉奎-安卡利(Karagwe-Ankolean)超基性岩系中蕴藏镍、钴、铜、锡、钨、铬和铂族金属,在卡盖拉(Kagera)地区有富镍红土矿,在希尼安加地区存在铜、银、铀矿化岩层。在坦桑尼亚东部元古宙尤萨加兰(Usagaran)岩系和坦西南部元古宙尤本甸(Ubendian)岩系中蕴藏有各种美丽的宝石,世界上独一无二坦桑黝帘石宝石赋存于麦瑞拉尼(Mererani)地区风化岩层中。在坦桑尼亚南部高原干燥台地中赋存有煤。
石油天然气
坦桑尼亚大陆、桑给巴尔岛及近海海域有若干储油前景良好的区域。已探明天然气储量470亿m3,其中松戈松戈(Songo Songo)气田探明储量160亿m3,姆纳西湾(Mnazi Bay)气田探明储量310亿m3。
煤
坦桑尼亚有优质低硫煤,储量约15亿t,主要分布坦桑尼亚南部高原。基维拉(Kiwira)矿区煤量估计1.4亿t。鲁胡胡地区的姆楚楚玛(Muchuchuma)矿床量5.85亿t以上,姆胡库鲁(Mhukuru)矿床量1.5亿t。加胡拉(Gahula)量2300万t。
铁矿和钛矿
坦桑尼亚铁矿量4500万t,品位52%,主要分布在坦西南部,距凯特瓦卡-姆楚楚玛(Ketewaka-Mchuchuma)煤矿只有80km。钛铁矿赋存于海滨砂矿中,沿海岸分布。
金刚石
在坦桑尼亚希尼安加地区姆瓦杜伊(Mwadui)城北的马布基(Mabuki)村发现了含金刚石金伯利岩岩脉,岩脉直径达1.5km。从1940~2005年,已经出高级金刚石1700万ct。在坦桑尼亚已经勘探发现300多个金伯利岩岩管,其中有7个已商业开发,出金刚石。含金刚石的矿石量1.14亿t,金刚石650万ct。
金
坦桑尼亚已探明金储量840t,量13t。表1 所列11个金矿产地金储量810t(2859万oz)。
表1 主要已生产金矿产地
银
坦桑尼亚银矿与金矿伴生,布延胡鲁金矿伴生银310t,其中储量260t。
铜等有色金属
镍矿远景区位于维多利亚湖西南卡邦加(Kabanga)地区,坦桑尼亚勘查公司在该区域有6个勘探许可证,勘探面积达4 432.34km2,勘查目标矿产是镍和铂族金属。卡邦加镍矿勘查区块位于原生代沉积层,主要岩石类型有变质砂岩、石英岩、页岩、红土层、白云灰岩和燧石。航空磁测显示异常,专家估计该地区很有可能有镍铜矿化层,并且是世界级镍矿,伴生铬和铂族金属。加拿大巴里克黄金公司和鹰桥有限公司联合风险勘查开发卡邦加硫化镍矿床,量估计2640万t,镍品位2.6%,主要硫化矿有磁黄铁矿、镍黄铁矿和黄铜矿。卡帕拉谷鲁(Kapalagulu)矿床位于卡邦加南340km,与卡邦加镍矿床类似,卡帕拉谷鲁矿床赋存3种独特类型矿石,含铂族金属岩脉与铬铁矿和零散分布硫化矿共生,块状硫化镍矿,镍红土矿含有铂族金属和铜。萨顿公司在2000年以前曾在坦桑尼亚西北部进行勘查,证实Karagwe-Ankolean系超基性岩共生钴铜镍矿,根据钻井资料估计,镍量50t,铜7.5t,钴4.5t。澳大利亚金斯特里姆(Goldstream)矿业公司在坦噶尼喀湖附近的米邦戈(Mibango)和马拉维湖附近的鲁伍姆布(Luwumbu)地区勘查钴铜镍矿,在米邦戈发现镍红土矿,量估计11310万t,镍品位0.82%,钴品位0.05%。
磷矿
坦桑尼亚磷矿分布在姆贝亚(Mbeya)、姆潘达(Mpanda)、多多马(Dodoma)和阿鲁沙(Arusha)。潘达山磷矿位于姆贝亚西南40km,矿石储量2亿t,品位(P2O5)4%。Sangu-Ikola磷矿位于姆潘达西南70km,储量估计1000万t。明君乌(Minjingu)磷矿位于阿鲁沙南115km,量估计大于1280万t,证实储量大于319万t,品位(P2O5)19%。
高岭土
坦桑尼亚高岭土矿床主要分布在姆贝亚地区,普古高岭土矿储量1200万t,纯度为90%,该矿尚未开发。奇马拉高岭土矿储量4400万t。
膨润土
坦桑尼亚膨润土矿床主要分布在阿鲁沙地区和纳曼加东部地区。在纳特龙湖东岸盖拉伊发现的膨润土矿床距阿鲁沙150km,储量30万t,其中优质膨润土20万t,目前尚未开发。位于曼亚拉湖附近的明君乌膨润土矿储量数百万吨。锡尼亚膨润土矿位于坦与肯尼亚交界的纳曼戈(Namanga)地区东部,膨润土矿覆盖着海泡石矿床。
菱镁矿
坦桑尼亚菱镁矿主要分布在萨梅(Same)地区。切姆伯哥(Chambogo)菱镁矿在萨梅附近,坦矿业公司地调局估计储量100万t以上,尚未开发。位于罗伯索伊特的盖拉伊(Gelai)矿床是坦桑尼亚最大的菱镁矿,储量超过500万t,该矿距萨梅128km。
天然碱
坦桑尼亚天然碱沿大裂谷分布,碳酸钠储量13600万t,硫酸钠540万t,氯化钠2870万t,氟化钠240万t。
石灰岩和白云岩
坦桑尼亚有高纯优质石灰岩和白云岩矿分布在莫罗戈罗(Morogoro)地区。
石墨
坦桑尼亚石墨矿床位于坦北部的麦雷拉尼(Merelani),与坦桑黝帘石宝石矿共生,该矿赋存大量优质大鳞片石墨。
坦桑尼亚发现的其他非金属还有火山灰、云母、石膏、花岗石、大理石、红柱石、玻璃用砂、岩盐和其他建筑石料等。
二、矿业管理机构和矿业法规
坦桑尼亚矿业管理机构是矿产能源部(MRD),由地质、矿山、研究实验和矿产贸易4个部门组成。矿产能源部基本职能是为矿业投资研究制定有效的法规、财政政策和公共环境,建立环境、健康和安全指导并确保执行,组织进行基础地质填图、更新矿产数据库和促进国家矿产潜力开发,加强对本国小矿山服务,保证安全和矿业环境友好,促进工业基础设施建设以利于矿业发展。矿产能源部的基本目标是鼓励促进矿产的勘查和开发利用,增加国家外汇收入,增加收入,增强环境保护和管理,增加矿业从业人员收入和安全,促进矿业上下游产业的连接,促进矿业技术进步。矿产能源部负责所有矿产勘查开发,包括煤和石油,石油勘查开发必须遵守石油法。能源和水协调委员会负责规范石油和天然气输送管道建设。
坦桑尼亚矿业法经过多次修订,《矿业法》(1998)是最新的,主要特征是:①关于矿产开发权交易的权利。②简化并强化矿业和矿产交易的条例。③提高管理科学性,引进矿业咨询委员会负责对部决策提出建议。④改进矿业许可证审批程序,使之公平公正。⑤加强环境管理。坦桑尼亚矿业法的目的之一是阻止隐藏新发现矿产地信息,阻止为投机目的占据勘查区块,阻止调控矿权交易价格和逃税。
坦桑尼亚矿业法关于矿业许可证的规定:①找矿许可证,有效期1年,可延期1次,不超过1年;地租:外国公司10美元/km2,本国公司2000先令/km2。②勘探许可证:有效期3年,可延期2次,每次不超过2年,每次延期勘查面积至少是原来的50%。地租:外国公司30美元/km2,本国公司5000先令/km2。最大面积是150km2。勘探权人需提交资金保证,技术能力保证,工作流程和预算,对坦桑尼亚居民的培训等。矿许可证:有效期依据矿山寿命估计,其他是25年。地租:外国公司1500美元/km2,本国公司20万先令/km2。
依据19制定的矿产政策和1998年颁发的矿业法,坦桑尼亚矿业部门进行了改革,并成立了地质学会、专业协会和出口商协会。
三、矿业
(一)矿产勘查与开发
17~1980年期间,坦桑尼亚广大范围进行过地球物理调查,坦桑尼亚矿产能源部有地质调查报告,地质图书馆藏有磁强度分布图,光谱分布图和航测地图等2500多份地质图和技术报告。
近年来,坦桑尼亚矿产勘查开发活跃。最近5年,合计颁发矿许可证82份,探矿许可证1500多件。2005年坦桑尼亚颁发探矿许可证887份,矿许可证57份。
在坦桑尼亚进行矿产勘查的公司大部分是外国公司。近年来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南非和美国的矿业公司不断增加在坦桑尼亚矿产勘查投入,勘查目标矿产主要是金、铂族金属、宝石、铜镍和石油天然气等。
1.石油天然气勘查与开发
加拿大泛非能源公司和管道运输公司承接了松戈松戈天然气勘查和开发工程,天然气通过管道输送到达累斯萨拉姆的乌本戈(Ubungo)发电厂。目前东海能源公司开发生产坦松戈松戈岛天然气,生产能力可以从7.2亿m3增加到12亿m3,公司在松戈松戈西部矿权地至少打一口气井,可能在Nyuni矿权地钻一口井。
坦桑尼亚国家电力供应公司新建一座天然气发电厂,预计到2008年电厂对天然气年需求量是4.4亿m3,到2010年是8.9亿m3。
阿斯(Artumas)集团公司承接了姆特瓦拉(Mtwara)能源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该项目涉及姆纳西湾天然气开发和27km运输管道和天然气发电厂建设工程。
坦桑尼亚石油开发公司曾经首次发起海上石油勘查,项目涉及在玛菲亚(Mafia)深海区域64050km2范围内勘查。英国阿曼斯(Amines)上市公司在坦南部的Ruyuma盆地进行石油勘探,并与坦签订产量分成协议。加拿大的Energulf公司和英国的JEBCO Seismic公司联合勘查坦噶区块。巴西国家石油公司持有玛菲亚盆地5 号区块和6 号区块勘查许可证。南非奥弗(Ophir)能源公司赢得了1号区块勘查许可证,并与签订产量分成协议。法国独立石油公司也持有坦石油勘查许可证。
2.煤开发
坦桑尼亚国家开发公司开发姆楚楚玛煤矿,投资6亿美元,建设生产能力为150万t/年的露矿山和发电能力400 MW的火力发电厂,截至2005年底,尚未批准该项,坦桑尼亚国家电力供应公司已决定推迟该项目的竞争性招标,因为松戈松戈岛天然气可供电厂发电。
3.铀矿勘查
澳大利亚金斯特里姆矿业公司成立了Uraex NL公司持有铀矿勘查资产,投资240万美元勘查在坦桑尼亚的铀矿矿权地,这些矿权地分别位于坦中部的巴希(Bahi),坦南部的姆库尤(Mkuju),坦东北部的阿姆布赛尔(Ambussel)。
4.金矿勘查与开发
近年来坦桑尼亚金矿勘查开发投资超过10亿美元,勘查开发主要是在已生产金矿周边。在盖塔(Geita)金矿周边勘查的主导公司是南非安格鲁金-阿萨蒂有限公司(AngloGold Ashanti Ltd.),2005年集中勘查恩亚穆利利马山(Nyamulilima Hill),与Draig矿产开发公司联合风险勘查姆库鲁姆(Mkurumu)区块,与加拿大Tan Range勘查公司联合风险勘查北凯戈西(Kigosi North)矿权地。
加拿大巴里克公司于2005年完成了布兹瓦奇(Buzwagi)矿床预可行研究,该矿量5800万t,金品位1.7g/t,其中储量3960万t,金品位1.9克/t。2006年完成该矿可行性研究。巴里克公司与澳大利亚Sub-Sahara公司联合风险勘查布延胡鲁金矿东北的Nyanzaga矿床,并在2006年开始钻探。
澳大利亚莱瑟鲁特矿业公司进行了扩建金普里德(Golden Pride)露天矿的可行性研究,因金价上涨,原来次经济的升级为储量的31 t。该公司在金岭矿东30km的麦廷杰地区进行金矿勘查,该公司与Gallery公司联合风险投资勘查Nyakafuru 金矿,与英国非洲之鹰上市公司联合风险投资勘查Kakumi金矿。
Gallery公司在布克瑞夫(Buckreef)和布索尔瓦(Busolwa)各建一个露金矿,并在布克瑞夫建一个地下开金矿,预计2007年开始生产,预期生产能力4.4 t/年。
美国Tan Range勘查公司持有坦桑尼亚颁发的141个勘探许可证,勘探区在维多利亚湖金矿地带。勘探项目包括Kibara、Luhala 和Shinyanha 勘查区,Tan Range 与加拿大的MDN公司签订风险投资协议,勘查Biharamulu和Tulawaka矿地。
Sub-Sahara等其他公司也在维多利亚湖金矿地带和绿岩带进行金矿勘查。
5.铂族金属勘查
金斯特里姆矿业公司在坦噶尼喀湖附近的米班戈(Mibango)远景区和马拉维湖附近的鲁伍姆布(LUwumbu)远景区勘查铂族金属。Sub-Sahara公司和坦桑尼亚Canyon公司合作在坦西部1.6万km2范围内勘探铜镍铂族金属和铀矿。
6.金刚石勘查
近年来美国、加拿大和英国的矿业公司在坦进行金刚石勘查。2005年,Tan Range勘查公司发现了11个金伯利岩岩管,主要在威廉姆逊(Williamson)金刚石矿的南边的艾贡加(Igunga)勘查区和布兹瓦奇(Buzwagi)金矿东南的恩泽加(Nzega)勘查区,公司还在威廉姆逊金刚石矿附近的姆瓦杜伊(Mwadui)地区勘查。加拿大的米德兰矿产公司在维多利亚湖金矿带的伊蒂利马(Itilima)矿权地勘查寻找金刚石。
7.铜等有色金属矿产勘查
近年来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多家大型公司在坦进行铜钴镍勘查。加拿大的巴里克金矿公司和鹰桥公司在坦西北地区的卡邦加(Kabange)有色金属远景区勘查开发铜钴镍硫化矿矿床。鹰桥公司投资5000万美元进行勘查工作,包括更新估算模型和可行性研究。澳大利亚金斯特里姆矿业公司在坦噶尼喀湖附近的米班戈(Mibango)矿权地和马拉维湖附近的鲁伍姆布(Luwumbu)矿权地勘查铜钴镍矿,在坦东南纳兴瓦(Nachingwa)地区勘查镍矿。Albidon有限公司和BHB在坦西南松盖阿地区勘查镍和铂族金属。
(二)矿产品生产与消费
坦桑尼亚工业基础比较薄弱,电力供应不足,矿产工业化开发起步较晚,天然气工业化开发生产从2004年开始。金矿开发产值占矿业产值比重最大,但是大多数大型金矿是外国公司控股,大型金矿的电力供应是金矿自建发电厂供给,坦桑尼亚金产量列非洲第三位。坦桑尼亚铜钴镍等有色金属矿产开发还只是在起步阶段。坦桑尼亚工业不发达,国内矿产品需求不大,大部分矿种矿产品产量比较少(见表2)。
表2 主要矿产品产量
续表
①坦桑尼亚经济年度报告2005年煤产量30795t;宝石产量627796.22kg;金产量45340.82kg。
②电力生产数据来源于坦桑尼亚经济年度报告,Tanzania Electric Supply Company(TANESCO)。
资料来源:Minerals Yearbook,1999、2002、2005。
1.能源矿产品生产与消费
近10年,坦桑尼亚煤开业发展缓慢,煤产量在4万~8万t之间变化。唯一的大煤矿是基里瓦(Kiriwa)煤矿,生产能力只有3.5万 t/年,所产煤大部分用于附近的发电厂。
2004年坦桑尼亚东海能源公司开始开发松戈松戈岛天然气,当年产量1.19亿m3,第2年产量增加到4.08亿m3。所产天然气全部消费于国内,达累斯萨拉姆市Ubungo电厂消耗天然气2.92亿m3,水泥生产消耗0.45亿m3,钢铁工业消耗0.22亿m3。
坦桑尼亚在达累斯萨拉姆市曾经有一个日生产1.49万桶石油的炼油厂,由于不具有竞争力,2000年坦决定关闭该厂。坦石油供给依靠进口,成品油年消费量在600万桶以上。
2.贵金属、金刚石和宝石生产
近10年坦桑尼亚金生产能力持续增加,到2005年,盖塔等6个大型黄金生产能力达到61t。1995年坦桑尼亚金产量只有3.2t,2005年增加到52.236t。从2003年起,坦桑尼亚金产量列非洲第三位。近5年,坦桑尼亚各大金矿的金生产成本普遍增加。
坦桑尼亚已开发的6个大金矿有5个是外国公司控股的。盖塔露金矿由南非的安格鲁金-阿萨蒂有限公司的子公司盖塔金矿业公司生产经营,2005年金产量为19.1t,比2004年的21.5t减少2.4t,生产成本从2004年的250 美元/oz增加到298 美元/oz,公司将在2007年开恩延康加(Nyankanga)4 号矿高品位矿石,金产量可能达到25 t。布延胡鲁(Bulyanhuhu)地下开金矿由巴里克公司全资所有的卡哈马矿业公司生产经营,该矿投资达2.8亿美元,2001年开始生产,2005年金产量9.7t,生产成本358美元/oz。图拉瓦卡(Tulawaka)露金矿是由巴里克公司和 MDN(风险勘查伙伴 Minieres du Nord Ltee)联合开发生产经营,2005年开始生产,当年金产量约3.9t,生产成本253美元/oz,该矿金回收率达96%。金普里德(Golden Pride)露金矿由莱瑟鲁特矿业公司生产经营,2005年金产量4.723t,该矿金回收率大于95%。北玛拉(North Mara)露金矿原来的控股公司是东非金矿公司,2002年开始生产;2004年该矿由普雷瑟多姆金矿公司生产经营,2005年金产量7.788t,生产成本303美元/oz,比2004年230美元/oz增加73美元,回收率从92%下降到88.5%。布赫姆巴(Buhemba)露金矿由梅里梅塔(Meremeta)国有公司生产经营,2005年开始生产,当年金产量2.075t,生产成本384美元/oz。坦桑尼亚也有一些小矿人工金。
坦桑尼亚银产自金矿、金冶炼和铜冶炼。2005年银产量12.891t,比2004年略有减少。布延胡鲁(Bulyanhulu)金矿含有铜金银,银回收率为65%。
坦桑尼亚金刚石开发开始于1925年,威廉姆逊金刚石矿及其附近的冲积矿历经过数十年的开,金刚石产量累计达1700万ct,近10年来,金刚石产量持续减少,2005年,金刚石产量下降到21.96万ct,85%的坦桑尼亚金刚石是优质宝石级金刚石。
在坦桑尼亚开发金刚石的大型公司只有德比尔斯集团和希拉尔(EI Hillal)坦桑尼亚矿产公司。威廉姆逊矿由德比尔斯集团生产经营,2005年金刚石产量下降到19.0384万ct,比2004年的 28.5778万 ct 减少 9.5394万 ct,威廉姆逊矿金刚石品位已经下降到5.6 ct/100 t。希拉尔坦矿产公司在威廉姆逊矿附近的姆瓦杜伊开始试,到2005年12月,试生产金刚石1.2875万ct。有一些小矿在威廉姆逊矿附近的冲积矿床上人工开拣选金刚石。
坦桑尼亚开发生产宝石品种多,有紫水晶、红宝石、蓝宝石、绿玉、祖母绿、尖晶石、石榴子石、电气石和坦桑黝帘石等,其中坦桑黝帘石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宝石。2005年坦桑尼亚各种宝石产量1940t,其中紫水晶340kg,绿玉350kg,红宝石3400kg,蓝宝石1700kg,坦桑黝帘石3100kg,石榴子石等其他宝石产量1920t。
坦桑黝帘石宝石矿床位于阿鲁萨城附近的梅里拉尼,矿床分为多个开发区块,人工开小矿分布在区块B和区块D,坦桑尼亚非洲公司在区块D延伸地带经营1个大矿。Kilimanjaro矿业公司开区块A。南非Tanzanite One公司开发区块C,生产初级加工坦桑黝帘石280 kg。
罗松贡诺伊(Losongonoi)红宝石矿位于阿鲁沙东南地区,2005年红宝石产量增加。在乌姆巴(Umba)山谷,开红宝石和蓝宝石及其他宝石,由于深度增加并缺少现代化矿设备,宝石产量下降。在塔杜鲁(Tunduru)地区,由于冲积矿床宝石枯竭,红宝石、蓝宝石和其他宝石产量下降。Tansta 矿业公司和世界宝石供应公司(World Gem Supplies Ltd.)均在松盖阿地区开红宝石和蓝宝石。在蒙杜利(Monduli)地区的隆吉多(Longido)矿和鲁克瓦(Rukwa)地区的纳恩德(Naende)矿,均有红宝石产出。坦桑尼亚人工开小矿也在这些矿床开各种宝石。
坦桑尼亚人工开小矿在马尼亚拉(Manyara)地区的曼红拉(Manghola)矿和曼亚拉(Manyara)矿开紫翠玉和翡翠。在塔杜鲁(Tunduru)地区,有紫翠玉开。在松巴万加(Sumbawanga)地区,有小矿开翡翠。
绿玉开主要在恩卡西(Nkasi)地区的卡伦加(Kalunga)矿。尖晶石开分布在坦桑尼亚中南部的马涵戈(Mahenge)地区。电气石开分布在曼格拉(Mangola)矿床和乌姆巴(Umba)山谷。
3.普通金属生产和消费
近年来坦桑尼亚钢板产量连续增加,2005年达到47652t。非洲铝业公司(ALAF)生产冷轧钢45000 t。坦桑尼亚镀锌钢板需求约50000 t。
卡帮加(Kabange)铜钴镍硫化矿矿床尚未开发生产。铜产量来源于布延胡鲁金矿,铜产品是KMC公司从金矿中综合回收的副产品。
4.非金属矿产品生产与消费
坦桑尼亚明君古(Minjungu)磷矿距阿鲁萨城南115km,该矿由坦桑尼亚肥料公司生产经营。
坦桑尼亚岩盐开主要在曼达瓦(Mandawa)附近,有4个大公司开发生产岩盐。
坦桑尼亚天然碱开主要在纳特罗Natron湖。
坦桑尼亚石灰岩和大理岩开主要用于生产水泥和石灰。坦加(Tanga)、瓦兹山(Wazo Hill)和林迪(Lindi)石灰岩矿开的矿石供水泥厂。姆巴拉里(Mbarali)矿出的大理石用于生产石灰。姆荣威瓦-姆赛赫(Msowrwa-Msehe)矿床赋存的方解石适合为钢铁冶炼助熔剂,部分生产石灰用于金矿废液中和处理。
近10年来,随着坦桑尼亚基础设施建设增加,金矿开发项目增加,大型建筑建设增加,坦桑尼亚对水泥需求量持续增加,在需求推动下,坦桑尼亚水泥产量连年增加,1995年为320kt,2005年为1375kt,年均增长为15.69%。近5年坦桑尼亚水泥消费量连续增加,2001年水泥消费903kt,2005年增加到1455kt,年均增长12.6%。
(三)矿产品贸易
近10年来坦桑尼亚矿产品出口贸易额持续增加,黄金和金刚石及宝石出口对坦桑尼亚外汇收入贡献最大,2005年矿产品出口贸易额占坦桑尼亚矿产品出口贸易总额的45%。2000年坦桑尼亚矿产品出口贸易额为181.8万美元,2005年增加到72747.8万美元,年均增长31.9%。同期,黄金出口量由15t增加到52.172t,贸易额由11736万美元增加到64364万美元,年均增长40.5%;金刚石出口量由35.4万ct减少到21.9万ct,贸易额由4583.3万美元减少到2535万美元;宝石出口贸易额由1850万美元增加到4053万美元。从2001年坦桑尼亚开始出口铜,出口量70万~95万磅,出口贸易额从502万美元增加到1262万美元。近10年来,坦桑尼亚断断续续出口过磷灰石、石墨和石膏等非金属矿产品。
坦桑尼亚成品油和肥料几乎全部依靠进口。2005年石油进口额为5.11亿美元,比2004年的4.32亿美元增加0.79亿美元,石油进口额占进口总额的19%。2005年肥料进口额为0.646亿美元,比2004年的0.541亿美元增加0.105亿美元,肥料进口额占进口总额的2%。
近10年来,坦桑尼亚水泥有进有出,2001年前,净出口量1万~10万t,2001年之后,净进口量最高达13万t。
2006年中国与坦桑尼亚进出口贸易总额为5.36亿美元,同比增长12.9%,其中中国出口额3.8亿美元,进口额1.5亿美元。
四、矿业发展前景展望
坦桑尼亚良好的矿产潜力吸引许多外国矿业公司投资勘查开发坦桑尼亚矿产,尤其是金矿和有色金属矿产,天然气、黄金和金刚石产量将增加,坦桑黝帘石宝石因趋向枯竭产量将减少,铜镍和铂族金属开发进展取决于世界市场供需形势,预计坦桑尼亚矿业产值将增加。
近年来坦桑尼亚获得许多国家经济援助,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国家电网建设,改进生物质能源利用技术,坦桑尼亚工业开始起步,对能源、钢铁和水泥等工业产品需求将迅速增加,中国在上述行业具有技术优势,能够给坦桑尼亚最好的帮助和扶持。
坦桑尼亚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行经济改革,对外开放,鼓励本国企业和外国公司投资矿产勘查开发。坦桑尼亚多个重要矿区尚未勘查开发,中国企业在坦桑尼亚可以寻找到合作发展机会,中国企业能够为坦桑尼亚矿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主要参考文献
[1]Thomas R.Yager.Tanzania.Minerals Yearbook,2000~2005
[2]Ivette E.Torres.Tanzania.Minerals Yearbook,1995
[3]George J.Coakley.Tanzania.Minerals Yearbook,1999
[4]坦桑尼亚能源矿产部.坦桑尼亚工业矿物.Industrial Minerals,2006.4
[5]://.tanzanianroyaltyexploration/
[6]://.tanzania.go.tz/economicsurveyf.html
新疆石油和天然工业前景展望
关于贸易强国
2004年中国进出口总额达到11548亿美元,全球排名上升到第三位,仅次于美国和德国;2005年前三个季度,这一数字超过10000亿美元,预计2005年全年规模超过13000亿美元。
中国对外贸易大国的地位已经确立,如何走向贸易强国?
周其仁:衬衫换飞机的贸易强国逻辑。周其仁在近期《经济观察报》发表文章,论述了“衬衫换飞机的经济学”,暗含着中国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的历史和经济学逻辑。周其仁为所有“中国制造”的产品一律感到自豪,认为这些看不起眼的生产,不但奠定日后中国工业登堂入室的基础,而且现在就造福于人类数目最多的消费者和生产者;衬衫换飞机没有任何当事人吃亏,符合小平同志的“台阶论”;在衬衫换飞机的过程中,会实现“产业升级”。因此,“衬衫换飞机”的经济学不认为需要对“中国制造”大动干戈,“什么山上唱什么歌”讲的是时势造英雄,“这山望着那山高”讲的是英雄造时势;结合起来,无数受时势局限的英雄不断改变实际的限制条件,才使经济大时代的世界产业版图发生了工业革命以来难得一见的巨变。
张小济:贸易强国首先要注重知识产权保护。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张小济在接受访时认为:加入WTO后,中国的对外贸易摩擦时有发生,不仅要处理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关系,也要处理好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自主创新是源泉,高附加值是根本,而自主创新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三个层面均有与国际合作的问题,都必须在开放而非封闭的环境中进行;要自主创新,首先要注重知识产权保护,包括保护外国投资者的权益,不尊重人家的自主知识产权,自己的创新意识就难以形成。
2004年中国对外贸易前景分析及政策建议
2004-3-28
内容摘要:2003年中国对外贸易实现快速增长,预计2004年全年外贸进出口将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但是增速将比2003年明显下降,全年累计实现贸易顺差也将进一步减少。进一步完善鼓励出口的各项政策,继续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促进对外贸易的增长,加强对重要商品的进口调控,同时,密切关注美元汇率变动对我国出口的影响,妥善处理与有关国家的贸易摩擦,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对外贸易秩序,是2004年中国对外贸易中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对外贸易 前景 政策建议
一、2003年中国对外贸易运行情况
(一)进出口快速增长,贸易顺差大幅减小
2003年中国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8512.07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37.1%。其中,出口实现4383.71亿美元,同比增长34.6%,比上年净增1127.75亿美元;进口实现4128.36亿美元,同比增长39.9%,比上年净增1176.66亿美元,进口增速快于出口增速5.3个百分点。2003年,全年累计实现贸易顺差255.34亿美元,比上年减少48.92亿美元,降幅达16.07%。
(二)外贸经营主体日益多元化,集体民营企业成为推动出口的重要力量
2003年外商投资企业出口2403.38亿美元,增长41.4%,高于整体出口增幅6.8个百分点,出口增量占总出口增量的62.4%。集体私营企业出口增长强劲,出口600亿美元,同比增长83.1%,高出整体出口增幅48个百分点,其出口增量占总出口增量的24.1%。2003年国有企业出口困难的局面没有改变,全年国有企业出口1380.33亿美元,仅比上年增长12.4%,低于整体出口增幅22.2个百分点,出口增量仅占总出口增量的13.5%。增速的差异引起出口企业格局的变化,国有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和民营集体企业出口占全部出口的比重分别为31.49%、54.82%、13.69%,其中国有企业出口占全部出口的比重较2002年减少了6.3个百分点,外商投资企业和民营集体企业同别上升了2.6和3.7个百分点。?
(三)一般贸易增势强劲,加工贸易平稳增长
2003年,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出口同步快速增长。全年加工贸易出口2418.49亿美元,同比增长34.41%,占全部出口总额的55.17%,与上年55.27%的比重基本持平;一般贸易出口1820.33亿美元,同比增长33.65%,占全部出口额的41.52%,与上年41.84%的比重基本持平。
2003年,一般贸易进口增长迅速,加工贸易进口稳定增长。全年一般贸易进口1877.00亿美元,较上年增长45.36%,占全部进口额的45.47%,较上年43.74%上升近2个百分点。加工贸易进口1629.35亿美元,同比增长33.32%,占全部进口总额的39.47%,较上年的41.40%下降近2个百分点。?
(四)进出口商品结构继续优化,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快速增长
2003年,初级产品和工业制品进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其中,初级产品进口增速高于整体进口,初级产品进口727.83亿美元,同比增长47.7%,高于整体进口增幅7.8个百分点。工业制成品出口增速高于整体出口,工业制成品出口4035.60亿美元,同比增长35.9%,高于整体出口增幅1.3个百分点。
2003年,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机电产品全年实现进出口4524.44亿美元,同比增长44.71%,高于整体进出口增幅7.6个百分点,占全部进出口总额的53.15%,比上年提高近3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2296.22亿美元,同比增长52.39%,高于整体进出口增幅15个百分点,净增789.28亿美元,占全部进出口增加额的34.25%。?
(五)关键设备和性产品进口快速增加
近年来,中国进口设备的增长速度和进口设备占国内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都呈快速上升的趋势,进口设备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的重要因素。2003年,铁矿砂、钢材、原油、成品油、天然橡胶等进口大幅增长,按金额计算,增速分别为75.4%、61.1%、55.3%、54.3%和66.3%。铁矿砂、石油和钢材等能源、原材料产品进口量大幅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我国自然矿物的不足,为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提供了可靠的物质保障。
(六)对主要贸易伙伴出口全面增长,对新兴市场出口快速增长
从主要贸易地区来看,对传统市场和新兴市场出口都实现了快速增长,对欧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出口增长速度高于整体出口增长速度,其中对欧洲出口增长速度最快,同比增加51.5%。在进口方面,从亚洲、拉丁美洲和非洲的进口增长速度高于整体进口增长速度,而从北美洲的进口增长速度最慢,同比增长23.9%,低于整体进口增长速度16个百分点(见表1)。?
表1 2003年中国对各地区进出口情况(单位:亿美元)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2003年12月。
从主要贸易伙伴来看,2003年中国对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额继续保持增长态势。2003年,中国大陆对俄罗斯联邦、欧盟和等市场出口增长速度高于整体增长速度,其中对俄罗斯联邦出口增长速度最快,同比增长71.4%,但对日本出口增长仍然不振。中国大陆对美国、欧盟、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和加拿大的贸易顺差继续扩大,对日本、东盟、韩国和的贸易逆差继续扩大,对俄罗斯和澳大利亚的贸易逆差进一步减少。2003年,日本仍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和最大的进口来源地,美国仍是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和最大的出口市场(见表2)。?
表2 2003年中国对外贸易的十大贸易伙伴(单位:亿美元)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2003年12月。
(七)西部地区出口增速较快,东部和西部地区出口的不平衡性依然存在
从总体上看,2003年西部地区出口增长速度较快,但是沿海地区在对外贸易中仍居绝对主导地位。2003年沿海十省(市)进出口总额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84.37%,其中,出口占全国出口的87.%,所占比重与2002年基本持平,进口占全国进口的80.56%。另一方面,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各区域内也存在不平衡性,在沿海地区,上海、江苏和浙江出口增长较快,大大高于整体出口增长速度,而辽宁、福建、海南和天津等地区出口增长较慢,低于整体出口增长速度10多个百分点。在中西部省(市、区),新疆、青海、甘肃、宁夏、西藏和重庆等地区出口增长速度很快,而四川、安徽、湖北、陕西和云南等地出口增长速度较慢。?
二、2004年中国对外贸易展望
(一)世界经济复苏步伐加快,有利于扩大出口
2004年,世界经济贸易形势总体上将进一步向好。在美国经济复苏加快、世界投资回暖、国际市场石油价格趋稳等多种有利因素带动下,世界经济的增长速度将进一步提高。在世界经济复苏的基础上,世界贸易也将继续回升,全球货物贸易的年增长率也将进一步提高。据世界银行预测,2004年世界经济将增长3.2%,比2003年提高1个百分点;世界贸易量将增长8.1%,比2003年提高1.9个百分点。国际经济增长速度加快和世界贸易量的增长,有利于我国出口的扩大。?
(二)国内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进一步带动对外贸易的增长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新一轮经济周期的扩张阶段。2004年,一些有利因素将会推动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稳定发展。首先,中国***第十六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改革目标将推动经济体制改革向更深层次发展, 经济发展的环境将会继续改善。其次,从宏观政策看, 为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解决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2004年国家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这为经济稳定、持续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政策基础。最后,随着民营经济的迅速发展, 国内的需求规模将有所扩大, 这将为国内经济增长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虽然中国经济发展仍受一些不利因素的制约,但总体上说,2004年中国经济仍将保持快速健康的发展。国内经济的较快增长,既为扩大出口提供了充足的货源,也拉动了进口增长速度的提高,预计2004年先进技术设备、和原料性商品的进口需求将继续增加。?
(三)投资和贸易环境的改善将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
首先,2004年是履行入世协议的关键年份,是深入贯彻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第一年,也是《行政许可法》付诸实施的一年,中国的投资环境将会进一步改善,跨国公司将会继续进入中国,并以此带动中国的出口。?
其次,根据中国入世承诺,商务部再次降低外贸门槛。自2003年9月1日起,申请外贸流通经营资格的内资企业注册资本要求,从原来不低于500万元人民币降低为100万元人民币,并取消原来成立时间1年以上的要求;申请自营进出口经营资格的生产企业注册资本要求,由原来的100万元降低为50万元。核准登记的权限也下放到地方。这将进一步扩大外贸主体范围,激发民营企业进出口的活力,促进外贸快速增长。?
最后,从2004年开始,中国与东盟自贸区协议、内地与香港更紧密经贸关系协议的部分内容开始实施,一些重要商品实行零关税,在部分商品增加进口的同时,对扩大出口也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此外,外贸体制进一步深化改革将促进对外贸易发展。2003年10月,院决定从以下五个方面深化外贸体制改革:一是建立便利、公平的外贸运行机制;二是建立积极、稳定的外贸促进机制;三是建立快速、高效的外贸监控和反应机制;四是建立规范、透明的外贸管理机制;五是建立机制完善、协调有效的外贸中介服务体系。这些改革将会进一步改善中国的外贸环境,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
(四)进口关税降低和非关税措施的进一步取消将会增加进口
2004年,中国将继续履行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在2003年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关税水平、取消一批商品的非关税措施以及增加部分商品的进口配额。2004年,中国关税总水平将由2003年的11%降低到10.4%,数千个税目的税率将有不同程度下调,其中,信息技术产品降幅最大,关税总水平由2003年1.5%降低到0.43%,降幅高达71%,在中国256个实行信息技术产品协议关税税率税目中,将有232个税目实行了零关税。2004年,在关税总水平降低的同时,中国将取消80多个税号进口商品的非关税措施。另外,根据入世承诺,实行进口配额管理商品的进口配额将在2003年的基础上再提高,如实行进口配额管理商品的进口配额将在2003年的基础上再提高15%。国内进口关税总水平的降低以及一些商品非关税壁垒的消除和配额的增加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带动进口的增加。?
(五)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将影响出口规模的扩大
2004年1月1日起,我国平均出口退税率将下降3%。据测算,平均出口退税率每下调1个百分点,出口增速将下降4.9个百分点。出口退税率的降低会导致出口增速有所下降,贸易顺差也会应声而落。据估计,此次出口退税率下调对我国出口的抑制作用,可能会在2004年下半年显现。另一方面,出口退税率下降将在一定程度上打击外商直接投资的信心,外商直接投资带动出口增长的效应将减弱。这是因为,由于目前外商投资的领域大多是制造业,其产品大量用于出口,降低出口退税率,加大了产品成本,一些跨国公司有可能放缓对中国产业转移的步伐。?
(六)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出口的约束将进一步显现
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反倾销、技术性贸易措施受害最严重的国家。2003年以来,一些国家特保立法和调查的竞相启动,使国外对我国贸易保护主义涉案商品金额越来越大,参与设限的国家越来越多。特别是人民币汇率在短期内维持稳定,将会遭到一些国家的贸易报复。因此,2004年,中国产品遭遇的反倾销调查和技术性贸易壁垒将会呈现递增之势,给出口企业带来的成本和风险损失将继续增加。?
综合上述因素,考虑到基数因素影响,预计2004年全年外贸进出口将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但是增速将比2003年明显下降,全年累计实现贸易顺差也将进一步减少。?
三、政策建议
(一)进一步完善鼓励出口的各项政策
充分利用好中央财政对企业因欠退税发生的银行进行贴息的政策,缓解企业资金紧张的矛盾。充分发挥出口信用保险扶持发展资金的作用,促进出口增长。落实加工贸易深加工结转保税监管政策,鼓励一般贸易的发展。继续加大对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支持力度。在完善鼓励出口政策的同时,对性产品的出口进行适当调控,优化出口商品结构。?
(二)继续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促进对外贸易的增长
进一步完善国内投资环境,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继续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来促进对外贸易的增长。在保持一定引资规模的同时,注意提高引进外资的质量,注意提高加工出口产品的附加值率和扩大相关产品的国内购。加强对外资结构和投向的引导,进一步完善有关法律法规、管理制度、市场开放、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投资环境。?
(三)加强对重要商品的进口调控
根据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国内市场的需要,适当扩大进口,对一些国内市场有需要,同时又不会对国内经济造成冲击的重要原材料、先进技术和装备,充分利用国际市场,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初步分析,2004年我国对原油、棉花、钢材、天然橡胶等部分重要原材料的进口需求还会进一步增加。要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适当扩大进口一些国内市场急需、又不会对国内产业造成冲击的重要原材料、先进技术和装备。在组织进口的过程中,要把握好时机和节奏,避免集中进口,抬升国际市场价格,增加进口成本。?
(四)密切关注美元汇率变动对我国出口的影响
2003年,美元贬值使我国贸易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我国外贸出口。但近期美国经济已经出现明显向好迹象,从经济实力来讲,美元缺乏继续下跌的经济基础。同时,美元继续贬值也将受到欧元区国家和日本的强烈抵制。因此美元进一步下跌的可能性不大。如果美元走势回升,必然会使我国出口产品的价格优势有所减弱,从而对我国外贸增长产生一定影响。因此,我们必须高度关注美元汇率的走势,并取切实应对措施。?
(五)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对外贸易秩序
随着对外贸易经营权的加速放开,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外贸经营领域。外贸经营主体的多元化对促进进出口总量的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我国各地区、行业生产成本差异较大、企业行为不规范、出口市场相对集中等多方面原因,出口经营秩序混乱、削价竞销的现象时有发生。出口量增价跌使我国对外贸易经济效益受损。应尽快取有效措施,整顿和规范外贸经营秩序。?
(六)妥善处理与有关国家的贸易摩擦
针对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对我国反倾销调查和实施技术性贸易措施增加的情况,遵循世贸组织规则,合理运用有关机制,妥善解决贸易摩擦,积极扩大出口。充分利用我国在全球经济,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周边国家的影响力,进一步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谈判进程。加大对外经贸交涉力度,积极开展公关工作,为企业出口创造良好环境。充分利用世贸组织规则,应对有关国家在反倾销、反补贴和行业保障方面的做法。改善我国对外贸易的具体做法和策略,将进口国的经济发展同我国的出口战略结合起来,鼓励国内企业到国外投资设厂,在海外设分销网络等。
2021年一季度经济数据预测
新疆石油和天然气工业,从1909年清朝在独山子钻探第一口机井算起,至今已有百年。但正规地、系统地在新疆沉积盆地内开展石油和天然气勘探与开发工作,是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才开始的。50多年来,经过各族石油职工的努力,已在准噶尔、塔里木、吐哈、三塘湖和焉耆等盆地中,找到了各种类型的油气田80多个,其中大、中型的油气田22个。到2007年底全疆累计探明石油储量38亿吨,累计探明天然气储量1.3万亿立方米,新疆已成为我国陆上石油和天然气工业发展的战略接替区。2007年新疆生产原油2640万吨,占全国原油总产量1.83亿吨的14.4%;天然气产量达到212亿立方米,占全国总产量591亿立方米的35.9%。随着国家对新疆石油和天然气投资力度的加大,新的油气田会不断发现,石油和天然气的储量将会不断增加,石油和天然气的产量也会不断地增加。
展望未来,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步伐加快,新疆石油和天然气工业的发展形势会更加喜人,一定会更加辉煌,并且必将带动新疆国民经济建设的腾飞。
(一)油气勘探开发任重道远
1.油气勘探潜力巨大
新疆地区虽然经过了50多年正规的油气勘探工作,但勘探程度还相当低,准噶尔盆地的二维地震勘探工作量仅为15万千米,平均每平方千米面积内还不足1千米;三维地震勘探面积也仅做2.4万平方千米,平均每平方千米面积内仅0.15平方千米。打各类探井(包括参数井、基准井)2600多口,平均62平方千米才有一口探井。油气勘探工作量主要集中在盆地的西北缘、东部及中部地区,有不少地区仍属查、普查阶段或勘探空白区。
塔里木盆地的勘探程度也很低,二维地震勘探长度累计已做32.9万千米,平均每平方千米面积内仅做0.6千米长;三维地震勘探面积1.7万平方千米,平均每平方千米面积内仅做0.03平方千米。打各类探井(包括参数井)690多口,平均812平方千米才有一口探井。说明塔里木盆地的油气勘探程度还非常低,并且勘探工作量主要集中在塔中、塔北、库车—拜城和叶城等地区,大片沙漠区投入的工作量还很少。
吐哈盆地的油气勘探工作也很低,二维地震勘探长度累计7.2万千米,平均每平方千米面积内仅有1.3千米;三维地震勘探面积累计5282平方千米,平均每平方千米面积内只有0.1平方千米。共打各类探井(包括参数井)435口,平均124平方千米才有一口探井。
三塘湖、焉耆、伊宁、柴窝堡等小型盆地,由于勘探力量所限,仅投入少量的勘探力量,其他小型盆地都是勘探的空白区。
2.等待着发现的油气
根据专家们的统计,截至2000年,我国陆上石油探明的储量是总量的21%左右,探明的天然气储量是天然气总储量的4.9%。
从最近几年对新疆地区的油气评价可知,全疆的油气总量为365亿吨,约占全国油气总量的1/3,占我国西北地区油气总量的80%。其中石油为227亿吨,天然气13.8万亿立方米。全疆累计探明石油储量38亿吨,占石油总量的16.7%,探明天然气储量1.3万亿立方米,占天然气总量的9.4%。与国内勘探程度较高的盆地相比,是比较低的,有极为丰厚的油气量等待我们去发现。
3.迎接油气勘探开发大突破的新浪潮
①天山(南北)山前和昆仑山山前推覆逆掩带及断褶带的油气勘探,才起步不久,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如天山南麓找到了克拉2、迪那尔、大北、吐孜洛克等大气田,这些地区勘探前景广阔。②随着钻探技术的发展,深部的油气勘探才开始,准噶尔盆地腹部的莫深1井成功钻探至7380米,预计深度将达7600米,钻探中油气显示良好。③随着勘探的深入,岩性、地层类型的油气藏将会不断发现,勘探前景大有可为。④原油热技术不断进步、成本不断下降,使原来认为无开经济价值的稠油,将会迅速地进入有广阔开发前景的油气,特别是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的红山嘴—克拉玛依—乌尔禾一带的稠油量十分丰富。⑤新疆各盆地的煤炭丰富,预测总量2.19万亿吨,占我国煤炭总量的40%,如果按每吨煤炭产气2.5立方米计算,全疆的煤成气总量可达5万亿立方米以上,储量是十分可观的。⑥丰富的油页岩,也是新疆重要的油。在天山南北麓山前地带,埋藏着十分丰富的油页岩,用干馏的工艺流程,便可将油页岩中的石油提炼成页岩油。如果按每吨油页岩可提炼4%的页岩油计算,新疆的页岩油数量是十分可观的。从乌鲁木齐向东延伸至吉木萨尔一百多千米范围内,以及天山南麓的库车地区都见有丰富的油页岩分布。⑦随着油技术的进步,以往认为无开价值的低渗透、低含油饱和率的油气层,将会投入开,这将会增加新疆油气可储量,使老油田焕发青春,延长油气田开发寿命。
(二)新疆——国家的石油化工基地
石油炼制和石油化工是新疆油气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和石油与天然气勘探开发同步进行的。
新疆最早的石油化工工业基地是始建于1936年的独山子炼油厂,它最初是由简单的釜式蒸馏装置炼制独山子油田井中喷出的原油,以炼制汽、煤、柴及渣油为主,产品十分单一。
1951年以后,特别是1955年10月克拉玛依油田发现和1958年克(拉玛依)—独(山子)输油管线的建成,使独山子炼油厂有了可靠的原料来源。经过扩建和改建,1960年便建成现代燃料型的中型炼油厂,除生产汽、煤、柴油之外,还充分利用克拉玛依低凝固原油的优势,发展润滑油生产,试制成功一批高质量的润滑油和特种沥青等。到2000年,年加工原油能力达到600万吨,石油产品达160余种。
20世纪80年代初,根据世界资料记载,乙烯的生产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全世界有70%以上的化工产品是以乙烯为原料生产的,它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在工业、农业、医药、军事上有广泛的用途,并且其高增值的特性使其迅猛发展。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及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的努力,国家批准在独山子建设一座年产14万吨乙烯的化工厂,并于1995年8月建成投产,实现了从单一的炼油向炼油化工联合型的根本转变。
根据我国西部经济建设需求,国家又将投入272亿元巨资,把独山子的炼油能力提高到年处理原油1000万吨,把乙烯的年产能力扩大到120万吨,于2008年建成投产,这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大的石油化工项目之一,也是我国与哈萨克斯坦能源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独山子目前是新疆最具现代化气息的石油化工基地。
在渺无人烟的戈壁中建起来的克拉玛依石油化工基地,是新疆第二个石油化工基地,它是伴随中国第一个大油田——克拉玛依油田的诞生应运而生的。1959年,建厂初衷是为满足油田生产需要,给运输原油的车辆及钻机动力等提供燃油,主要生产汽、煤、柴三大油品。20世纪60年代,成功开发出国家急需的特种润滑油及某些军工用油。更加令人欣喜与振奋的是:利用克拉玛依油田生产的稠油,经加氢工艺生产的变压器油、冷冻机油、高档橡胶油、BS光亮油等产品,以三高(质量高、知名度高、市场占有率高)著称于世,畅销国内外,特别是橡胶油填补了我国的空白。目前,克拉玛依石油化工厂正朝着“51611”科学发展目标前进,即建成年产500万吨配套加工能力,年产100万吨高等级公路沥青,年产60万吨世界一流的环烷基润滑油,实现年收入100亿元以上,吨油利润100元以上。现在克拉玛依石油化工厂已进入我国大型炼化企业行列之中。
乌鲁木齐石油化工厂是新疆地区仅次于独山子和克拉玛依石油化工基地的第三个大基地,年处理原油能力达300万吨,生产石油产品40余种,-35号柴油、1号航空煤油获得了优质产品称号。同时,还利用吐哈油田及北疆油田的天然气建成年产30万吨合成氨厂,并且以炼油的渣油为原料,建成年产52万吨尿素的化肥厂,这些农用化肥基本上可满足北疆地区目前农业生产需要。同时,还生产2万吨长丝涤纶和短纤维涤纶。
泽普石油化工基地是目前南疆地区最大的石油化工基地。根据南疆的和田、喀什、克孜勒苏地市及西藏阿里地区工、农、牧业生产的需要,已建成年炼油能力50万吨、年产30万吨合成氨和年产50万吨尿素的石油化工基地。同时,在和田、喀什和克孜勒苏(阿图什)等城镇安装输气管线,将天然气输送到广大城乡居民家中,使他们享用到绿色、干净的新能源,缓解了多年来燃煤及柴草供应紧张的局面。
塔河油田石油化工基地是以1986年建成的雅克拉炼油厂为基础扩建而成的。目前基本上具备了年产15万吨炼油能力格局,年生产10万吨液化气。
新疆统称为四大油田的新疆油田、塔里木油田、塔河油田和吐哈油田,目前正加紧对准噶尔、塔里木、吐哈、三塘湖及焉耆盆地的油气勘探和开发工作,扩大开规模,提高油气产量,同时还将利用原料优势,发展塑料制品、化纤制品、橡胶制品和精细化工品,将新疆建成我国重要的石油化工产业集群。
(三)油气管线——我国油气输送大动脉
塔里木油田于1998年发现克拉2大气田之后,直接促成“西气东输”工程上马。西起塔里木轮南,途经9个省区市,最后到达上海市,全长约4000千米的输气管线于2004年12月30日全线供气。初始年供气量100亿立方米,随着迪那尔、大北等大气田的发现,目前塔里木油田的天然气外输能力已达每年150亿立方米,超出了西气东输工程年输气能力120亿立方米的设计输出量。
第二条西气东输管线在2008年全线动工,2010年建成。它西起新疆的霍尔果斯口岸,经西安、南昌,南下广州,东至上海。途经新疆、甘肃、宁夏、陕西、河南、安徽、湖北、湖南、江西、广西、广东、浙江和上海12个省、区、市,干线全长4859千米,管线总长超过7000千米。年输气量300亿立方米。气源来自中亚的土库曼斯坦和哈萨克斯坦,通过已经启动的中亚天然气管线,连接到新疆的霍尔果斯。随着准噶尔盆地油气勘探的深入,相信将会有大的油气田发现,那时新疆的天然气将会加进这条西气东输管线,为祖国的经济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西起塔里木轮南经鄯善东至兰州的第一条长距离输油管线早在20世纪90年代已建成投入使用,新疆开的原油通过这条输油管线已源源不断地向祖国输送黑色的“工业血液”,为祖国国民经济建设不断“添油”。同时使新疆的输油管线与全国的输油管线连接起来,成为国家输油管线网络的一部分,减少了火车运输原油的压力和风险。
设计年输2000万吨原油的中哈输油管线,经阿拉山口到达独山子的第一期工程已于2006年建成投产。哈萨克斯坦的原油经此输油管线输入到独山子石化工业基地,至2007年10月累计已输入原油400万吨。此输油管线二期工程将向东延伸至兰州,目前正在筹建中,不久将会开工修建。
乌鲁木齐至兰州(将延伸至四川、重庆)的成品油管线,已于2007年5月建成投产,独山子石化厂、克拉玛依石化厂和乌鲁木齐石化厂生产的各类成品油,通过该管线已不断地往祖国各地输送。既可大量节省成本,又可减轻铁路和公路运输压力。
统计数字显示,当前新疆油气输送管线总里程已达8300千米,“西气东输”管线、乌—兰成品油管线、轮南—鄯善—兰州原油管线和中哈原油管线的建成,已构成我国陆上能源安全通道的重要部分。
值得注意的是,国家将在新疆鄯善地区建设一座总容量800多万立方米的国家原油商业储备库,以应付突发事变给国家造成原油短缺的问题。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加大了在新疆塔里木、准噶尔和吐哈等盆地的勘探和开发力度,石油和天然气的储量与产量不断地提高,“我为祖国献石油”的豪迈情怀,激励着新疆各族石油员工。在国际能源供应日趋紧张的大背景下,作为油气能源大省的新疆,正全力为祖国的经济血脉“添油加气”,跻身祖国最重要的能源基地行列。
20世纪60年代风靡一时的《克拉玛依之歌》用“没有水、没有草、连鸟儿也不飞”来形容当初油田的荒凉,如今的克拉玛依油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获得了“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荣誉称号,跨入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行列。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塔里木油田塔中作业区,可以看到前来安家落户的鸟儿,品种和数量也越来越多,在南方才能见到的燕子,也在塔中做窝。举世闻名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绿化工程,已在沙漠公路两旁正式兴建,全长436千米,宽约72~78米,总面积为3128公顷的灌木林带,沿着沙漠公路生长,形成了纵贯“死亡之海”的绿色风景线。
目前,新疆各油田在勘探和开发中,都十分注重环保建设,各油气田生态建设生机盎然。
图4-1-1《北史》中美于龟兹石油的记载
图4-1-2 新疆主要油田分布示意图
探索新疆地质矿产奥秘
图4-2-1 石油和天然气部分产品的用途
图4-4-1 生成石油和天然气的部分生物
图4-4-2 沉积盆地中沉积物不断加厚的剖面示意图
图4-5-1 沉积盆地剖面示意图
图4-5-2 地质工作者在看“无字天书”——地层剖面
图4-5-3 岩石颗粒的均匀程度对孔隙率的影响
图4-5-4 克拉玛依油田油气运移方向示意图
图4-5-5 油气水分异实验示意图
图4-5-6 地层褶皱剖面示意图
图4-5-7 超覆与退覆示意图
图4-5-8 背斜构造油气藏剖面示意图
图4-5-9 克拉玛依油田剖面图
图4-5-10 地层超覆后形成的油气藏剖面示意图
图4-5-11 地层超覆不整合油气藏剖面示意图
图4-5-12 岩性封闭油气藏剖面示意图
图4-5-13 克拉玛依油田湖弯区沥青封闭油藏剖面示意图
图4-5-14 两个油气田分别由两个油气藏所组成
图4-6-1 地质普查立体地质图
图4-6-2 新疆××油田油层顶部构造图
图4-6-3 光点地震仪记录曲线
图4-6-4 数字地震勘探获得的准噶尔盆地北三治油田地下储油气构造剖面图
图4-6-5 地震勘探反射法示意图
图4-6-6 海洋(湖泊)地震勘探反射法示意图
图4-6-7 重力勘探寻找背斜储油气构造示意图
图4-6-8 磁力勘探寻找背斜构造示意图
图4-6-9 航空磁力勘探示意图
图4-6-10 电测深示意图
图4-6-11大地电流法测得的基岩起伏情况示意图
图4-6-12探井示意图
图4-6-13 定向井和丛式井示意图(左为定向井,右为丛式井)
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
GDP:预计一季度GDP增长4.6%。
一季度以来,中国经济增长面临的挑战和困难有所增加,尤其是3月份,经济面临多处爆发的巨大压力。但1-2月整体经济数据有所好转,工业生产、投资、消费、进出口增速好于预期,为一季度经济增长奠定了基础。
3月以来,我国吉林、上海、深圳等地疫情爆发,部分地区实施严格控制措施,生产生活受到较大影响,餐饮、消费等服务业发展停滞。3月份制造业和服务业PMI均低于阈值,反映经济景气度下降。
同时,财政货币政策发力,各地重大项目更快启动,退税、保就业、保民生等一系列措施加强,有望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
总体来看,一季度投资和出口相对较好,但消费受到疫情拖累,预计GDP同比增长4.6%。
工业:预计3月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将由上月的12.8%回落至5.7%左右。
3月份制造业官方PMI环比下降0.7个百分点至49.5%,自去年11月以来首次跌破阈值,明显弱于季节性。财新制造业降至48.1%,为2020年3月以来最低水平。
高频指标中,行业开工率不同。其中,由于奥运限产等政策放松,截至3月第四周,全国247座高炉开工率录得78.2%,大致上升至去年同期水平;轮胎启动性能有所改善。3月份汽车半钢轮胎周平均开工率由上月的31.4%升至69.7%,为去年5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整体来看,3月份开工率高于2月份。但受疫情影响,部分地区部分企业临时减产停产,影响了上下游相关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预计3月份工业增加值将明显回落。
投资:预计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从12.2%下降到8%左右。
基础设施投资。预计从8.1%上升到9%左右。随着气候变暖,建筑业建设有所好转,各地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加快建设。3月份,商务活动指数较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至58.1%。3月份,螺纹钢期货结算价环比上涨2.6%,全国水泥价格指数环比上涨1.8%。但3月份国内市场挖掘机预计销量为3.1万台,同比下降约58%,重卡销量为7.7万台,同比下降67%,显示出疫情等因素对基础建设的拖累。
制造业投资。预计从20.9%下降到15%左右。3月份,BCI企业投资前景指数从71.1%骤降至62.6%,为2020年10月以来的最低水平。央行一季度企业家问卷调查中,企业利润指数降至49.3%,为2020年二季度以来的最低水平。1-2月,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速回落至5%。由于内外需双双下降,企业家预期下降,预计制造业投资增速将趋于下降。
房地产开发投资。预计将从3.7%降至1.0%左右。3月份,100个大中城市土地面积同比下降45.3%,降幅继续扩大。3月份3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成交面积同比下降47.3%,降幅也比上月有所扩大。去年3月,土地市场的成交量仍然可观,土地购置费的延期支付仍然支撑着房地产的投资
从先行指标看,3月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CCFI)较上月下降4.9%,3月中旬8个枢纽港外贸集装箱吞吐量下降1.2%。3月份,新出口订单下降1.8个百分点,至47.2%,为去年11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统计局指出,近期国际地缘政治冲突加剧,部分企业出口订单减少或取消。此外,疫情对上海和深圳等港口城市的影响预计将减缓出口增长。
综合来看,预计3月份出口约2550亿美元,同比增长约5.9%。
进口:预计3月份,进口2350亿美元,同比增长2.7%左右。
3月份,进口指数下降1.7个百分点,至46.9%,为去年10月以来的最低水平;3月份,平均进口集装箱运费指数(CICFI)下降1%。
进口增速仍受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方面,受供需失衡和地缘政治影响,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3月,RJ/CRB物价指数已经连续第三个月上涨,达到2014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另一方面,国内需求相对较低。基础设施投资继续发挥支撑作用,但整体消费和房地产市场疲软。
综合来看,预计3月份进口2350亿美元左右,同比增长2.7%左右。
CPI:3月份,CPI环比下降0.1%,同比上涨1.3%
食品:3月份食品价格整体持平,原因有两个:猪肉价格较低,鲜菜水果价格上涨。猪肉供应依然充足,3月份肉价整体继续回落。部分地区受疫情影响,供应短缺导致蔬菜价格上涨,抵消了猪肉价格。其他食品中,鸡蛋价格上涨,乳制品价格下跌,水产品和食品价格保持稳定。
非食品方面,多地突发疫情导致社会需求进一步下降,文化、、教育、美容美发、酒店住宿等服务业价格有望下跌。然而,
能源类价格在国际油价上涨带动下走高,部分耐用消费品如新能源汽车受上游价格传导出现涨价。疫情与输入型通胀使得非食品价格涨跌互现,预计整体环比微跌。
预计3月CPI环比0.1%,同比上涨1.3%。受去年同期低基数影响,同比增速高于上月的0.9%。
PPI:预计3月PPI环比上涨0.9%,同比上涨8.1%
3月PPI受国际大宗商品上涨影响环比继续走高,但同比增速受去年基数影响有所走低。
国内价格受到较强的外部传导压力,成品油价格整体上涨,煤炭价格涨幅明显。黑色金属与有色金属价格小幅上升,下游产品涨跌互现,生猪价格下行。3月PMI出厂价格指数录得56.7%,连续第3个月站上50%荣枯线。
预计3月PPI环比上涨0.9%,同比增速回落至8.1%,低于上月的8.8%。
金融:预计3月新增人民币2.6万亿,新增社融3.3万亿,M2增速升至9.3%
新增信贷。 企业方面,3月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总体有所放缓,企业融资需求仍然偏弱。居民方面,当前居民购房意愿低迷,观望情绪浓厚,中长期预计继续同比少增;国内疫情多发频发,抑制居民消费,短期少增。票据融资方面,金融委和国常会多次提及新增“适度增长”,要求商业银行加大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投放力度,3月票据利率走高,反映银行通过卖出票据来腾挪额度。预计3月新增人民币2.6万亿元。
新增社融。 直接融资方面,债券净融资同比多增约2000亿,企业债券净融资同比少增约1800亿。表外融资方面,实体经济需求不足背景下,企业开票需求偏弱,银行在季末考核压力下,或通过将表外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贴现转入表内,大幅压缩表外融资增量。预计3月新增社会融资规模约为3.3万亿元。
M2增速。 央行3月再次超额续作MLF,且从逆回购投放情况来看,货币政策仍然呵护银行间市场流动性,市场整体预期乐观,资金面平稳。在基数回落支撑下,预计M2余额同比增速升至9.3%。
预计4月人民币汇率在6.33至6.40区间波动
展望4月,预计人民币汇率将以双向波动备注,整体小幅贬值,波动区间在6.33-6.40之间。
一是在美联储加息与缩表即将启动的大背景下,我国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坚持“以我为主”,中美1年期国债收益率利差已由前期280bp收窄至40bp附近。随着Libor美元利率上行,境内美元/人民币掉期隐含利率也明显上行。中美利差收窄情况下人民币兑美元将面临一定的贬值压力。
二是外部风险有所缓和,俄乌危机谈判有所进展,美元避险需求回落,在一定程度上缓冲了人民币兑美元的贬值幅度。不过欧元在前期大幅贬值的背景下反弹,对人民币CFETS指数形成压力。
三是中美关系受俄乌危机干扰,仍有较多不确定性。3月19日,中美两国元首通话交换了双方在关键问题上的意见,起到了一定沟通作用。随后,美国豁免了中国352项商品关税。不过在俄乌问题巨大分歧下,中美关系未来仍充满不确定性,也将成为加大人民币汇率波动的重要因素。
外储:预计3月末外汇储备环比减少300亿美元至31838亿美元
3月份,美元指数上涨1.71%,主要非美元货币中,日元、欧元、英镑兑美元分别贬值5.84%、1.36%、2.08%;主要国家债券收益率上升、价格下降。综合考虑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影响,外汇储备规模下降。
3月份,我国新出口订单PMI指数环比下降1.8个百分点至47.2%,出口对外汇储备的支撑作用将减弱;俄乌冲突及美联储加息背景下,内外流动性带来负反馈压力,3月北向资金净流出451亿元人民币。
(团队成员:王静文 应习文 孙莹)
本文源自民银研究
相关问答:相关问答:什么是表外融资?感谢邀请。“表外融资”一词常见于金融数据的统计报告,而事实上,表外融资并不只是金融机构专属。如《财富》杂志所言:“世界500强企业中不使用表外融资的公司是极为少见的”。表外融资是一种隐蔽性极强、投融资信息不对称的融资方式,鉴于目前监管制度的不完善和现行会计准则的漏洞,表外融资给融资需求旺盛的企业提供了一个打“擦边球”的机会,填补了企业表内融资所填不满的资金缺口,成为融资方趋之若鹜的“聚宝盆”。
何谓表外融资?
表外融资中的“表”指的就是资产负债表,那么表外融资实际上就是在资产负债表记录之外的融资。即该项融资行为既不在资产负债表中引起资产方的增加,也不会引起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方的增加。从广义上来说,对企业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产生重大影响的一切不纳入资产负债表的融资行为,都属于表外融资。
为什么企业会选择表外融资?
对于企业而言,表外融资的动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优化企业财务状况
企业通过表外融资,甚至将表内融资转移到表外,将优化企业的财务状况,使资产负债表的质量得到明显改观,使其对潜在投资者具有更大的吸引力。
2.扩大企业经营成果
表外融资筹措的资金以及形成的资产并不在资产负债表内直接反映,而其所形成的费用及所取得的经营成果却在损益表中反映出来,扩大了企业的经营成果。
3.规避借款限制
企业的债权人为了保护自身权益,往往通过对企业添加债务规定了种种限制,如规定不得突破某一负债权益比率。企业为在上述限制范围内扩大财务杠杆,便会寻求在资产负债表之外的融资方式,在满足自身资金需求的同时,规避了借款限制。
4.避免账面价值的损失
公司购进的资产被记在资产负债表下并按期提取折旧,一般而言,使用过的资产的市场价值下降速度要比账面价值下降速度快得多。如果一家公司在资产完全提取折旧之前更新设备,那么该设备账面价值超出再销售价格的部分都必须在交易的当期的财政年度被记为收入的减少,绝大多数财务主管都不愿意这种情况影响当年的收入。这时表外融资就能够起作用,因为资产不会被列在资产负债表上,它们被当作费用处理。特别对于那些贬值速度很快的、价值比较高的资产来说,使用表外融资的经营性租赁是个很好的解决办法。
实现表外融资的具体方式有哪些?
1、直接融资
以不转移资产所有权的特殊借款形式融资。如经营租赁、代销商品、来料加工等经营活动不涉及到资产所有权的转移与流动,会计上无需在财务报表中反映,但资产的使用权的确已转移到融资企业,可以满足企业扩大经营规模、缓解资金不足的需要。
其中经营租赁是一种经典的直接表外融资方法。根据所体现的经济实质不同,租赁分为经营性租赁与融资性租赁两类。现行会计准则只要求资产负债表对融资性租赁的资产与负债予以反映,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第六条的规定,符合下列一项或数项标准的,应当认定为融资租赁,否则即为经营性租赁:
(一)在租赁期届满时,租赁资产的所有权转移给承租人。
(二)承租人有购买租赁资产的选择权,所订立的购买价款预计将远低于行使选择权时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因而在租赁开始日就可以合理确定承租人将会行使这种选择权。
(三)即使资产的所有权不转移,但租赁期占租赁资产使用寿命的大部分。
(四)承租人在租赁开始日的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几乎相当于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出租人在租赁开始日的最低租赁收款额现值,几乎相当于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
(五)租赁资产性质特殊,如果不作较大改造,只有承租人才能使用。
在现实中,承租人往往会想方设法地(有时以放弃一些利益为代价)和出租人缔结特殊租赁条款以规避上述会计准则中关于融资租赁的门槛,例如:会将租赁期规定得稍短于准则限定的年限,使得尽管从经济实质上考虑,与租赁资产所有权相关的风险和利益已基本转让给承租人,即实际上是融资租赁的协议,但是承租人仍可将其作为经营性租赁处理,从而达到表外融资的目的。
2、间接融资
这是由另一企业代替本企业的负债的融资方式。最常见的是建立附属公司或子公司,并投资于附属公司或子公司,或由附属公司、子公司的负债代替母公司负债。
合资经营的方式也很常见。具体而言,若某企业持有其他企业相当数量、但未达到控股程度的所有者权益,后者被称为未合并企业,由于该企业并不控制未合并企业,因此只须将长期投资作为一项资产予以确认,而不必在资产负债表上反映未合并企业的债务。企业在未合并企业中安排投资结构、从事表外业务,规避了报表合并的问题,从而实现表外融资。
还有一种流行的形式叫特殊目的实体(SPV),即一个企业作为发起人成立一个新企业,后者被称为特殊目的实体,其经营活动基本上是为了服务于发起人的利益而进行的。一般而言,如果一个公司能够控制另一个实体财务利益(通常指持有对方50%以上有投票权的股权),那么该实体就应该列入公司的合并范围,而对于SPV,相关的会计规定比较特殊,只要独立于发起人的第三方拥有SPV3%以上的权益资本,就成为SPV名义上的所有者,而发起公司即使投入剩余%的权益资本,对SPV仍然可以适用表外处理。公司与SPV虽然并不合并报表,但之间一般存在协议控制或其他特殊安排。通常,SPV的负债相当高,所有者权益尽可能的低,发起人尽管在其中只拥有很小甚至没有所有者权益,但承担着所有的风险。
判断SPV手段是否构成表外融资,关键在于企业将资产通过协议转让给SPV后是否仍然继续涉入资产。会计上将继续保持与资产相关的风险与收益的权利叫做“继续涉入”。如果企业将资产通过协议转让给SPV,但却继续涉入资产,那这种SPV手段就属于表外融资。譬如安然公司将一些垃圾资产出售给了SPV公司,融到一笔资金,又继续涉入该资产。安然公司在SPV中不占有控制权益,于是不合并报表,利用SPV获得的融资不反映在安然的报表中。但是由于继续涉入的问题,垃圾资产的风险其实仍然保留在安然公司。安然大量利用这样的方法隐藏自己的垃圾资产,让看上去好看的报表实质上很脆弱。结果垃圾资产一爆发,就对安然自己的报表产生了影响,随之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这一直接导致了美国会计准则的变更。
3、转移负债
转移负债就是企业将负债从表内转移到表外。这种转移可以通过应收票据贴现、出售有追索权应收账款、签订售后回购协议和资产证券化等实现。
(1)应收票据体现是指企业以未到期应收票据向银行融通资金,银行按票据的应收金额扣除一定期间的贴现利息后,将余额付给企业的筹资行为应收账款抵押借款性质,实质上以应收票据作为抵押的借款。
(2)出售有追索权的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将应收账款出售给第三方(如金融机构、投资公司)以筹集资金,同时赋予购买者在收不回账款时对出售者的追索权,因此从本质上来讲,出售有追索权的应收账款实际上是以应收账款为抵押的借款,与应收账款贴现性质类似,并不是真正的出售。
(3)售后回购是指卖方在销售商品的同时,与买方签订合同,规定日后按照合同条款购回商品,售后回购在本质上属于一种抵押,出售方以出售产品的形式使得购买方以拥有所有权的形式获得出售方资产的质押权。也就是说售后回购是销售、真融资,但却不在资产负债表中披露,从而实现表外融资。
(4)资产证券化是指将缺乏流动性,但能够产生可预见的稳定现金流的资产,通过一定的结构安排,进而转换为在金融市场上可以出售和流通的证券的过程。其操作方式通常是融资方将某项资产的所有权转让给金融机构,该金融机构再以此项资产的未来收益为保证,在债券市场上以发行债券的方式向投资者进行融资。虽然资产证券化在经济实质上属于一种融资活动,但从法律角度来看,它只是某项资产的转让,所以也不被要求在资产负债表上进行反映。当然,资产证券化的过程非常繁琐,并涉及大量的法律、外汇管理、会计处理等各方面的问题。实行证券化的资产通常包括:住宅按揭、、汽车、应收帐款、租赁应收款等。
4、创新金融工具
或称衍生金融工具。近几年是创新金融工具大爆炸的时期,这些金融工具主要包括:期货合约、期权合约、远期合同、互换合同等。由于环境的变化、竞争的加剧和对于风险进行控制的需要,使得金融工具创新的势头不减,并将持续下去。然而,会计准则的制定并未赶上金融工具创新的步伐,按现行会计准则,运用创新金融工具所产生的金融资产与金融负债在财务报表中大都不能得到体现,而只是在报表附注中予以披露。
表外融资应适当、合理运用
按照现行的会计准则,企业进行表外融资是可行的,表外融资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活动的推进都有一定的影响,企业如果懂得合理地运用表外融资技巧,能够促进企业的发展带来好处。但是,作为一种积极、灵活的融资渠道,表外融资也可能存在欺骗公众、威胁企业所有者及债权人利益的风险,美国“安然”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因此,监管机构很可能会出于对维护国家市场经济的公平性和保护投资者的利益的考虑,认为表外融资行为掩盖了企业的重要财务信息,很可能误导信息使用者,从而要求会计准则制订机构修改会计准则,确认必须基于经济实质重于法律形式这一会计原则,按其经济实质处理一项交易,减少表外融资项目,尽可能地将其纳入资产负债表。另外,表外融资所引起的资产和负债不在资产资产负债表中列示,可能严重影响相关利益者的决策,导致不必要的损失,因此根据充分揭示原则,这些融资活动所引起的约定义务和或有负债应该在报表附注中加以说明。严格的财务报表揭示,将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表外融资对报表信息真实性和完整性的影响,有利于企业不同利益主体对报表的使用。
企业本身要积极并且谨慎地探索表外融资的利弊,通过科学的分析方法与合理的决策程序,适当的运用表外融资,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同时,要重视法律法规的作用,合理规范表外融资的会计处理,坚持谨慎性原则,尽量通过表内化来提高企业信息披露的透明度,维护市场的稳健发展。
希望能帮助到你。
生物能源的研发状况及前景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家有针对性地出台了4万亿投资刺激、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加大科技投入、改善民生、稳定出口等多项政策,一揽子已经对遏制经济快速下滑发挥了积极的作用,2009年3季度GDP增速从1季度的6.1%及2季度的7.9%进一步加速至8.9%,全年GDP增速保8已无太多悬念。
回顾2009年经济形势可以发现,在外需疲弱不振、消费作用仍有限的情况下,扩大投资成为我国刺激经济增长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投资的高增长成为我国抵御金融危机保增长的主要动力。统计数据显示:以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为主导的投资贡献了2009年前三季度GDP增长率7.7%之中的7.3个百分点。
而推动投资迅猛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在于扩张性的信贷政策和财政政策。从2008年第四季度到2009年第三季度,国家已先后下达了四批共3800亿中央投资,配合地方投资和大量信贷资金投放(2009年1-11月我国新增信贷投放9.21万亿,超过2007年和2008年的新增信贷投放之和),有力地带动了地方投资和国有企业投资,拉动了经济增长。
综合而言,2009年经济的企稳回升,政策刺激性的反弹起到主要作用,其持续性成为一大问题。那么,2010年中国宏观经济状况会如何?总体而言,我们认为2010年中国GDP增幅会高于2009年,估计为9-9.5%,但增长后劲不足,呈现“倒V”型的走势。至于经济政策方面,此前的年度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明确强调“明年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为明年的经济政策定下基调。但是我们认为保持政策大方向不变的前提下,政策的力度和节奏需要调整,以避免明年经济过热及由此引发的通货膨胀。
一、投资回落,但仍处于较高的水平
在国际经济环境有所好转和国内现有政策取向基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固定资产投资仍将继续保持高增长态势。在基数效应、政策刺激力度有所调整,以及中央可能遏制地方投资膨胀势头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2010年投资增速出现回落,但由于中长期投资项目的惯性等因素,2010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在27%左右,仍处在较高水平,考虑价格因素,实际投资增速有所放缓。
1. 刺激投资的政策将继续推动投资增长
2010年,相关投资政策的贯彻落实将使相关项目投资显著增加,促进投资增长。首先,4万亿投资中,2010年还有将近6000亿元的中央财政投资,将带动另一轮的全社会投资。其次,钢铁、石化、轻工、装备制造和汽车等十大产业振兴、新能源发展规划等先后出台和实施,将对相关产业投资起到刺激作用。再次,2009年5月27日,院下发的《关于调整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比例的通知》下调了城市轨道交通、煤炭、机场、港口等部分行业投资项目资本金比例等政策效应会在2010年持续显现。
2. 中长期的资金将继续支撑项目投资
2009年是投资大幅增长的一年,而大量项目投资的款项依赖于财政和银行信贷,由于目前项目主要为中长期,2009年1-11月,我国中长期占比已高达54.7%。为确保经济刺激中重大投资项目的资金供给,我们预计2010年信贷结构将出现重大变化:即短期(尤其是票据贴现融资)增长速度将会放缓,同时中长期将继续保持扩张,全年信贷总量增长虽会趋缓,但仍保持高位。在信贷资金的支持下,投资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速。
3. 社会投资会有所复苏,但仍不稳定
2009年,在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国家产业政策支持下,非国有经济投资加快表明企业投资信心在恢复,非国有经济投资者投资信心恢复突出表现在房地产投资上,2009年1-11月,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投资增长速度平均每月加快1.6个百分点。但民间投资仍有待观察。首先,明年出口虽然会出现反弹,但力度不大,我们估计有5-10%的增幅,这不足以支持大量企业进行新一轮大的投资;其次,2009 年1-11 月,虽然销售面积增长了53%,但开发投资仅为17.8%,投资观望的情绪依然严重。
二、外需改善,但贡献力度有限
2010年中国外需将轻微改善,2010全年的出口贸易额增长5%-10%,进口增长10%左右。外贸对GDP的影响也将由负转正,预计出口将带动GDP增长1-2个百分点。分月度数据看,考虑到季节性和基数的因素,2010年各月的进出口增长率将表现出先高后低的状况,但波动相对较小。总体而言,外贸形势的持续回暖有赖于全球经济恢复和调整的步伐,2010年的外贸总额难以达到2008年的水平,外贸仍将处在低水平复苏的状态。
1. 世界经济的复苏有利于我国出口的反弹
据IMF的预测,明年全球经济向好,其11月1日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计2009年全球经济收缩1.1%后,2010年将增长3.1%。报告预计美国、欧元区、英国和日本2010年的经济增速分别为1.5%、0.3%、0.9%和1.7%。但国际经济环境不确定性仍在,复苏的过程可能是缓慢的,可能面临刺激政策作用效果边际递减以及高失业率的威胁。并且,经济危机的爆发改变了主要发达国家居民的消费习惯,调整失衡的全球经济模式和体系需要时间。因此,尽管明年我国的出口会出现一定的增长,但与过去的高速增长仍有一定的距离。在全球经济没有新的发展动力之前,我国出口的增长仍是低水平恢复性的增长,2010年的出口总额很难回到2008年的高峰水平。
2. 贸易政策调整、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剧等因素将影响出口的改善幅度
贸易政策的调整方面,我国针对出口增速放缓而取的出口退税率调高政策,进一步调整的空间很小,我们认为出口退税率的提高只是减轻了企业的税负,但并不能从根本上增加产品的需求。在世界经济低迷的背景下,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贸易摩擦不断增加,将进一步加大中国出口恢复的阻力。如美国的轮胎特保案基本上使中国的轮胎难以进入美国市场、欧盟继续对中国的皮鞋征收反倾销税。
人民币汇率方面,在严峻的外贸形势下,我国的汇率基本实行的是盯住美元的制度。由于美元的持续走软贬值,人民币兑其它主要货币(如欧元)则出现贬值的情形,引起了其他国家的高度抗议,人民币升值压力不断加剧。但我们认为,对于人民币的升值将持十分谨慎的态度,升值的时间和力度取决于外贸复苏的状况。考虑到目前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和我国出口的现状,2010年上半年人民币汇率仍维持稳定的可能性比较大,升值在下半年的可能性较大,但升值的幅度不会很大,预计不会超过5%。
三、消费持续增长,贡献不断加大
受消费信心回升、消费刺激政策的持续、收入政策的改革以及收入绝对水平上升等因素的影响,2010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速将超过2009年,我们预计2010年社会品零售总额增速约为17%-18%,但由于物价涨幅的提高,消费实际增长将会略低于2009年,实际增速约为13%-16%。
1. 城市化进程为国内消费提供持续动力
我国当前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时期,农村城镇化的进程,对消费增长的带动作用是非常明显的。据测算,当前一个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大体相当于三个农民的消费;城市化率提高1个百分点,就会有100~120万人口从农村到城市,由于城市人口的消费是农村的2.7~3倍,约拉动最终消费增长1.6个百分点。今后几年中国城市化将会进一步加快,将带动周边农村消费品市场的发展。此外,农民进城打工将进一步推动农村人口向城镇地区转移,这将促进部份农村居民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的转变,推动其消费增长和消费结构变化。
2. 收入绝对水平上升、消费刺激政策持续及收入改革政策的深化
2010年,消费刺激政策将持续,如家电下乡、以旧换新政策、汽车购置税优惠政策等等,并且,2010年居民收入分配改革将继续深化。在初次分配上,明年将缩小垄断行业与其他行业就业人员不合理的收入差距。在二次分配上,有望提高低收入人群的可支配收入,完善个税制度等。同时,2009年城镇和农村居民前三季度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均高于2008年;国民经济逐步回暖,消费信心逐步增强;以及资本市场回暖,居民财产性收入增加等因素也有利于促进消费。
四、货币政策方向不变,但力度可能减弱
2010年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已经在年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得到明确,但根据对2010年我国经济增长形势的预测,我们预计2010年的货币政策将“名松实紧”逐步渐进的退出,在调控效果上逐步回归中性,但这并不意味着政策的收紧,2010年货币政策仍然相当宽松。
具体而言,我们预计:1. 市场的流动性依然十分充裕,2010年我国的M2 增速为18%-20%,M1的增速为17%左右。2. 银行新增的发放速度将会从今年异乎寻常的高位上有所减缓,从而使2010年我国新增银行将收缩至5-7万亿元;3. 中国人民银行将在2010年上半年实施更积极的公开市场操作,同时可能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以防止信贷增长过快;4. 首次加息在明年年中前不会出现,下半年基准利率可能上调25个基点左右,但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可能先于加息。5. 通胀温和可控,2010年我国CPI增速在3%左右,但资产价格上涨将成为调控重点。
五、财政收支矛盾仍突出,赤字保持较高水平
年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积极财政政策的定调,明确了以保增长为目标的财政支出仍保持着重要地位,我们预计2010年财政支出压力不会有明显的缓解,财政支出将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但可能将重点从促进投资转移至扩大消费上。而财政收入方面,在2009年的低基数、宏观经济环境好转的正面影响下,我们预计2010年财政收入增幅可能有所回升,但受减收政策因素持续至2010年、消费税改革增量调整(成品油税费改革和卷烟消费税政策调整)效应的减弱、非税收收入增幅趋稳的作用下,幅度不会太高。
总体来看,2010年财政收支矛盾仍然突出,财政赤字继续保持较高水平。我们预计2010年财政赤字仍可能维持在9500亿左右,占GDP比重为2.4%左右。
美元升值对国内的航空业有何影响,为什么?
。《2020年欧盟能源展望评估报告》指出,到2010年,欧盟能源消费将平均增长0.7%。由于能源消费的基数本来已经很大,因此未来欧盟对能源的需求将十分巨大。因此,大力开发节约型替代能源便成为欧盟今后一项重要的能源课题。
据悉,欧盟决定全力发展以本地为重点的节约型能源,其中,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垃圾发电和生物能源最被看好。
在众多替代能源中,目前最令人青睐的是生物能源。统计表明,2003年欧盟生物能源的产量逾174万吨,而2002年只有137万吨,一年时间就增加了26%左右。
根据欧盟的,到2010年生物能源的产量可望增加到1100万吨。
据介绍,所谓生物能源,目前主要是指生物乙醇和生物石油。生物乙醇的原料是秸秆、玉米、甜菜、甘蔗、小麦、大麦等,通过发酵和糖分转化等加工过程,制成酒精。
这种酒精按一定比例可直接与石油相混合,也可与汽油相混合,目前与汽油混合的比例在5%-10%。使用这种混合燃料的发动机可不用做任何改动,不但不会降低发动机的功率,还有助于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同时使汽油得到更加充分的燃烧,从而减少了大气污染,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生物柴油来自所有含油的植物和动物油脂,专家认为,生物柴油是优质石油最有前途的替代品。与传统的柴油相比,生物柴油使用时的燃烧更加充分,同时也更加安全,便于储存。
在同样情况下,使用生物柴油可以节油15%-30%,温室效应气体排放可减少45%左右。正因如此,欧盟各个成员国先后制定了各种法律法规,这种法律法规从资金、税收、研发、立项等各个方面提供方便,从而推动了欧盟生物能源的发展。
生物能源的发展前景
摘要:目前,生物质能的利用占世界总能耗的14%,相当于12.57亿吨石油。在发展中国家,生物质能占总能耗的35%,相当于11.88亿吨石油。目前全世界仍有25亿人口用生物质能做饭。取暖和照明。但是生物质利用总量还不到其生产总量的1%,由此可见,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前景十分广阔。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有利于改善环境,同时可以满足我们对能源的需求。由绿色植物派生的生物质包括:城市垃圾、有机废水、粪便、林业生物质、农业废弃物、水生植物以及能源植物等。
多少年来,人类文明发展主要依赖于节制地开发利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等自然。对由此带来的环境污染,走的是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为此我们付出了怎样的代价?它给人类带来沉痛的教训是:奢侈的浪费,过低的能源利用率和不可容忍的环境污染。
人类使用的三大主要能源是原油、天然气和煤炭,但它们都是不可再生的能源。据国际能源机构的统计,这三种能源还能供开的年限,分别只有40年、50年和240年。开发新能源已成为人类发展中的紧迫课题,核能还将有所发展,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波浪能和氢能这五种新能源,今后将会优先获得开发利用。另一个值得重视的新能源是可再生的生物能源。
我国虽已探明煤储量6000亿t,石油70亿t,水力发电6.8亿k但由于18年以来我国总的能源利用率已超过30%,能源分布不均匀,能源产量低和农村能源供应短缺等因素,致使能源供应趋于紧张。开发利用生物能源,在这方面可以起到显著的缓解作用。特别是在农村年产稻壳3225万t,玉米芯1250万t,甘蔗渣400万t,棉籽壳200万t,糠醛渣30万t,人畜粪便1380万t的条件下,可用微生物作用年产沼气达14.28×108m3,相当于25.94×106t标准煤,从而彻底改变现在农村能源短缺的状况。
我国现在因利用能源而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例如烟尘和SO2年排放量为2857万t,燃烧后的垃圾排放为年均573000万t,因薪柴之用破坏森林植被导致每年土壤流失50亿t。利用生物生产能源和对其进行利用,不仅没有环境污染问题出现,而且还可使目前污染严重的环境状况得以缓解。
数百年来在燃料王国里唱“主角”的煤和石油都是远古时代的动植物生成的,那么能否种植能源作物,直接从能源作物生产燃料?这是21世纪普遍关注的一个新问题。理想的生物燃料作物应具有高效光合能力,到目前为止,科学家们已发现了40多种能够生产“石油”的植物。
生物质能是由植物与太阳能的光合作用而贮存于地球上植物中的太阳能,最有可能成为21世纪主要的新能源之一。据估计,植物每年贮存的能量相当于世界主要燃料消耗的10倍,而作为能源的利用量还不到其总量的1%。通过生物质能转换技术,可以高效地利用生物质能源,生产各种清洁燃料,替代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燃料。由此可见,发展生物质能源,对保障我国未来能源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专家分析,石油已不是可持续发展的理想汽车燃料,过度依赖存在四大问题,包括:国内短缺和国际石油争夺剧烈的双重风险;汽柴油的性能已不能满足汽车高水平和洁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油价居高不下,用户负担增加;依靠进口,要花大量外汇,影响国内就业。巨大的国际购会使我国原油陷入类似现在铁矿砂市场的“价格合围”。适应汽车消费需求,建设车用燃料替代体系成为必然趋势。
据了解,目前中国汽车保有量超过2000万辆,2010年将达到5000万辆至6000万辆。届时,国内汽车年生产量将达1000万辆以上,汽车用成品油市场就将有数千亿元。另一方面,环境保护逼迫中国取石油替代技术。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较早对公共交通车辆实行天然气替代石油等措施,主要是出于环境因素。目前,天然气、煤炭、生物质能等技术路线替代石油,其燃烧排放都小于石油类40%左右。按我国城市进程,2020年前还将有4亿人口“进城”,汽车保有量将急剧增加,不用洁净的替代能源将无法维持人类适宜的城市居住环境。有人这样计算:大城市里按每车每天用15KG汽、柴油计,100万台车即用1.5万吨汽、柴油,它将耗尽18338万立方米空气中的氧气,使之变成只含二氧化碳和和氮气等的无氧气体。又因二氧化碳比空气重得多,所以,它们大都分布在地面附近,可在100平方公里范围内堆积1.83米厚,比正常的中国人还高出一巴掌。如果没有大自然赐予的空气流动,这将是一种多么可怕的情景呀!
[NextPage]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南京大学校长欧阳平凯说,美国国家委员会预测,到2020年,将有50%有机化学品和材料来自生物质原料。我国最先起步的是生物质转化替代石油,即乙醇汽油。生物柴油是利用植物油脂、动物油脂等提炼的车用燃料,可直接替代柴油,低排放,无需改造发动机,而且对车辆发动机还有保护作用。世界各国对此非常重视,发展迅速,美国、加拿大、巴西、日本、印度等都有庞大的发展。欧盟国家用菜油加工生物柴油,2001年加工量已达100万吨。本世纪我国也很重视这项工作,近年来相继建成了许多年产量超万吨的生物柴油厂,预计到2010年,我国生物柴油需求量将达2000万吨。
车用能源的市场稳定、数量巨大。石油价格居高不下的情况下,石油延伸替代市场也非常可观。安徽丰原集团在宿州建设的世界第一个生物质原料乙烯生产厂,2004年底投产,年产2万吨,效益可观。2005年7月底,记者当企业访,负责人吴玉熙介绍,“当原油价格在每桶35美元左右,企业即可有利润;到40美元每桶,吨产品利润可达5000元,原油超过50美元一桶,吨产品利润可达8000元,利润率高达35%以上。
接受访的专家、企业家强调,石油替代产业还有煤化工替代线路。但用一种紧缺能源替代另一种紧缺能源,只能是权宜之计。生物能源与生物材料产业链长,涉及基础研究、工艺创造、成套设备、运输分销、终端产品设计生产,等等。我国正由出口拉动转向内需接动,能源原材料“内需”强劲,必然呼唤出庞大的的石油替代产业。
如此可见,我国生物能源产业市场前景广阔.
按目前国内外研究水平,燃料电池汽车、电动汽车、氢动力汽车等仍有很多技术上不确定性,何时投入运营是未知数。混合动力汽车造价高,而且仍以成品油消耗为主。另一方面,石油的应用不仅仅是作为交通运输的动力,其衍生的乙烯等化工产品还是比钢铁应用更广泛的基础材料。因此,发展生物能源是必然之路,眼前解决车用燃油问题,中、长期解决后石油时代的能源、原材料问题。
目前,国际上生物能源技术相对成熟,替代石油的路线是:谷物、秸杆、其它植物等-发酵-乙醇-车用油、乙烯、无毒溶剂及上百种化工、原材料产品等;另一种是利用劣质食用油、麻疯树籽等直接加工生产高品质车用柴油。无论何种生物质转化,都是我国的“长腿”。发展生物能源是农业大国和“缺油多煤”现状化短为长的最佳契机。
在现在科技水平,工业水平高度发展的今天,发展生物能源是今天解决能源短缺问题必然道路,而且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我国发展生物替代能源时不我待
--生物能源发展调查之一
国际市场油价的曰高一曰,曰前超出每桶70美元,给我国高速发展的社会经济带来越来越大的压力。近一个多世纪来,石油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化石能源,有“现代社会血液”之称。它不仅仅是能源之母,还是纺织、电子、化工、材料等现代工业产品的基础原材料。油价高涨、短缺、环保压力和高速增长的需要,形成无法调和的矛盾,直接制约我国加速建设“全面小康”和国家安全。记者调查访了解到,我国有能力替代石油的生物能源和生物材料产业研究有数十年历史,在生物质能加工转化及相关环保技术方面有了一定的积累。专家认为,我国有条件进行生物能源和生物材料规模工业化和产业化,可以在2020年形成产值规模达万亿元,在“石油枯竭拐点”形成部分替代能力。
石油消费仍是我国国民消费水平标志,巨量进口危及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
进入本世纪,石油价格上涨已让很多平常百姓感到压力。以车用93号汽油为例,目前价格已经从2000年前的1.8元左右上涨到现在的4.4元左右。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原副校长倪维斗教授曰前接受记者访时介绍:据美国能源部和世界能源理事会预测,全球石化类能源的可开年限分别为石油39年、天然气60年、煤211年,而其分布主要在美国、加拿大、俄罗斯和中东地区。中国是石油相对贫乏的国家,专家测算石油稳定供给不会超过20年,很可能我们实现“全面小康”的2020年就是石油供给丧失平衡的“拐点年”。
根据国家海关总署提供的资料,我国由1993年变为石油净进口国。过去的10年中,我国石油需求量几乎翻了一倍。2004年进口原油1.2亿吨,比上年增长34.8%,占国家石油总供给量40%以上。今年石油进口依存度将上升到57%。到2010年,我国石油消费总量将达4亿吨。而国内生产能力仅为1.6亿吨到1.7亿吨。
另外,我国以石油为原料的能源、材料,如乙烯、醇类,需求量激升。2004年实际消费量1600多万吨,进口量占40%以上。专家预测,到2010年,此类产品的需要量将上升到3000万吨左右。这些是化工、电子、汽车、纺织、塑料、能源产品等的基础原料。而且,目前这类石油加工品的成套设备均为国外大公司垄断。
据有关部门的粗略统计,2004年一年的国际原油价格上涨,使我国增加支付金额60亿到80亿美元,相当的2000万待业职工一年的低保费用。2005年8月25曰,纽约油价再创新高,突破67美元。同时,美国高盛公司预测油价还将继续上升,最终可能达到每桶105美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曰前再次预测,由于中国石油进口持续大幅度增加,国际原油价格将稳定攀升100美元以上。更有专家分析,发达国家将把石油价格不断推升,作为压制中国、印度等后发展国家的重要手段。
石油是基础能源原材料,由于制约因而无法调控价格,对国内市场已经造成很大压力。以安徽为例,3月下旬,安庆市因成品油价格上调引发了出租车行业的罢运、上访,全市瘫痪。此前,南京等全国大中城市多次发生类似发生多起。8月1曰,合肥再度发生因油价直接导致的出租车行业罢运。即使不考虑国际政治变幻对我国能源安全的影响,要保证社会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实现全面小康目标,发展石油替代产业,也成了当务之急。
建设“小康社会”汽车工业发展仍是主流
汽车,被认为是现代小康社会的标志。2000年,我国==提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当年,我国汽车销售市场出现井喷,同时出现由集团购买为主变个人购车为主的重大转折。安徽奇瑞集团介绍,汽车业界把2000年确定为“中国汽车元年”,认为这是中国汽车进入高速发展时期的起始点。
现在的成品油价格高位运行,对汽车工业发展与产品普及有一定影响,但从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我国发展趋势看,汽车保有量迅速增加之势不可逆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曰前再次预测,中国到2030年汽车保有量将达3.9亿辆,约为现在的20倍。
合肥工业大学是中国汽车人才的摇篮之一。记者访中,专家、教授们一致表示:“发达汽车工业”是一个国家步入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然支柱。中国科技大学商学院有关“国家经济发展时期”研究的课题组得出结论,任何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过程均离不开汽车工业,特别是轿车工业的贡献。过去的100年间,没有任何一项发明比得上汽车对人类进步的推动。轿车的普及以民族意识的改变、国民素质的飞跃式提高,有不可比拟的作用。汽车是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集大成者,对技术进步的推动是全方位的。汽车还是高度产业关联的工业,按公认的数据,以家用轿车为主的汽车工业对产业、相关产业的拉动效应可达1:7:11;调查研究显示:目前世界上国民生产总值超过1万亿美元的国家有7个,其中包括中国。其余6个均拥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汽车工业”,每千人拥有汽车数200-600辆。唯有中国在民族汽车工业方面相对落后,因而同列GDP总值大国,人均则只有6强的二十一分之一。
据国家科技部调研室的一项调查,进入2000年以后,我国汽车市场进入高速增长时期,近两年增幅超过30%。2003年与上年同比,汽车产量增长35.20%,销售量增长34.21%。特别轿车,产量由上年的109.28增长到206.89,增幅达84.7%。
我国生物能源产业市场前景广阔
专家分析,石油已不是可持续发展的理想汽车燃料,过度依赖存在四大问题,包括:国内短缺和国际石油争夺剧烈的双重风险;汽柴油的性能已不能满足汽车高水平和洁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油价居高不下,用户负担增加;依靠进口,要花大量外汇,影响国内就业。巨大的国际购会使我国原油陷入类似现在铁矿砂市场的“价格合围”。适应汽车消费需求,建设车用燃料替代体系成为必然趋势。
据了解,目前中国汽车保有量超过2000万辆,2010年将达到5000万辆至6000万辆。届时,国内汽车年生产量将达1000万辆以上,汽车用成品油市场就将有数千亿元。另一方面,环境保护逼迫中国取石油替代技术。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较早对公共交通车辆实行天然气替代石油等措施,主要是出于环境因素。目前,天然气、煤炭、生物质能等技术路线替代石油,其燃烧排放都小于石油类40%左右。按我国城市进程,2020年前还将有4亿人口“进城”,汽车保有量将急剧增加,不用洁净的替代能源将无法维持人类适宜的城市居住环境。有人这样计算:大城市里按每车每天用15KG汽、柴油计,100万台车即用1.5万吨汽、柴油,它将耗尽18338万立方米空气中的氧气,使之变成只含二氧化碳和和氮气等的无氧气体。又因二氧化碳比空气重得多,所以,它们大都分布在地面附近,可在100平方公里范围内堆积1.83米厚,痹积常的中国人还高出一巴掌。如果没有大自然赐予的空气流动,这将是一种多么可怕的情景呀!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南京大学校长欧阳平凯说,美国国家委员会预测,到2020年,将有50%有机化学品和材料来自生物质原料。我国最先起步的是生物质转化替代石油,即乙醇汽油。生物柴油是利用植物油脂、动物油脂等提炼的车用燃料,可直接替代柴油,低排放,无需改造发动机,而且对车辆发动机还有保护作用。世界各国对此非常重视,发展迅速,美国、加拿大、巴西、曰本、印度等都有庞大的发展。欧盟国家用菜油加工生物柴油,2001年加工量已达100万吨。本世纪我国==也很重视这项工作,近年来相继建成了许多年产量超万吨的生物柴油厂,预计到2010年,我国生物柴油需求量将达2000万吨。
车用能源的市场稳定、数量巨大。石油价格居高不下的情况下,石油延伸替代市场也非常可观。安徽丰原集团在宿州建设的世界第一个生物质原料乙烯生产厂,2004年底投产,年产2万吨,效益可观。2005年7月底,记者当企业访,负责人吴玉熙介绍,“当原油价格在每桶35美元左右,企业即可有利润;到40美元每桶,吨产品利润可达5000元,原油超过50美元一桶,吨产品利润可达8000元,利润率高达35%以上。
接受访的专家、企业家强调,石油替代产业还有煤化工替代线路。但用一种紧缺能源替代另一种紧缺能源,只能是权宜之计。生物能源与生物材料产业链长,涉及基础研究、工艺创造、成套设备、运输分销、终端产品设计生产,等等。我国正由出口拉动转向内需接动,能源原材料“内需”强劲,必然呼唤出庞大的的石油替代产业。
替代能源:替代石油将使我国状况化短为长
--生物能源发展调查之二
按目前国内外研究水平,燃料电池汽车、电动汽车、氢动力汽车等仍有很多技术上不确定性,何时投入运营是未知数。混合动力汽车造价高,而且仍以成品油消耗为主。另一方面,石油的应用不仅仅是作为交通运输的动力,其衍生的乙烯等化工产品还是比钢铁应用更广泛的基础材料。因此,发展生物能源是必然之路,眼前解决车用燃油问题,中、长期解决后石油时代的能源、原材料问题。
目前,国际上生物能源技术相对成熟,替代石油的路线是:谷物、秸杆、其它植物等-发酵-乙醇-车用油、乙烯、无毒溶剂及上百种化工、原材料产品等;另一种是利用劣质食用油、麻疯树籽等直接加工生产高品质车用柴油。无论何种生物质转化,都是我国的“长腿”。发展生物能源是农业大国和“缺油多煤”现状化短为长的最佳契机。
发展石油替代行业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
农村、农民和农业的“三农”问题、环境与问题,是13亿人口大国均衡发展、建立和谐社会的关键,建立庞大的“石油替代”能源体系,不仅为我国农业产业化、农村地区城市化提供良好的机遇,是我国相当长时间发展重要驱动力,也是解决这些突出问题的最佳切合点。我国最著名的农业科学家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石元春曰前公开提出:让我国农民“种出绿色大庆”。
据科技部有关单位的调研,我国南方的甘蔗、木薯,中、东部地区的小麦、水稻,北部的土豆、玉米,西部地区的油桐。麻疯树,干旱地区的山芋,等等,都是加工转化燃料酒精、生物柴油的良好原材料。其中麻疯树籽含油率达50%,是制造生物柴油的良好材料。我国西南地区现有10万亩,到2010年种植面积可达1000万亩。国家科技部生物技术中心主任王宏广接受访时告诉记者:目前我国富余的农副产品加工转化,确可“再造大庆”,即相当于5000万吨原油。如果把每年农民白白焚烧的秸杆收集处理后加工乙醇,替代车用油,总量可达6000万到1亿吨。已经开始用生物质能加工品全线替代石油产品的安徽丰原集团董事长李荣杰测算:只要石油不低于35美元每桶,用生物质能加工成燃料酒精、生物柴油、乙烯、聚酯等,都有利可图。
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学教授王静康等专家指出:“国际上许多国家和组织的预测表明,本世纪中叶可再生能源在一次性能源消耗中将超过50%。”科技难度更大的生物制氢等一旦投入应用,生物能源前景更为广阔。可喜的是,我国生物质能富集区往往是老少边穷地区和纯农业区,经济建设相对落后,发展生物能源不仅经有经济意义,对解决农业产业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村地区工业化和建设和谐社会,都有很大意义。中国著名农业专家石元春教授等专家强调:发展生物能源要做到“一石四鸟”:其一,生物质能的全面利用,可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其二,中小型加工企业的发展,可以加速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镇化;其三,生物质能与土地富集的中部、西部贫困农村的地区会形成中国生物能源企业集群,从而促进和谐社会进程;其四,结合中国能源战略调整,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工业可以考虑生产适应中国能源体系的生物能源汽车产品,在汽车普及化过程中迎头赶上,提升竞争力。
发展生物能源和原材料可以做到“四不”
能源、原材料是国家、社会的支撑体系,战略调整是否会触及社会基础和多方利益,从而引发较大的社会震荡?国家科技部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进行了大量了调查研究,中心主任王宏广总结为“四不”:“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不与传统行业争利,不与发达国家争”。
“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不与传统行业争利”,这是我国发展生物质能利用的新特点,科技部、发展改革委、清华大学、北京农业大学的研究人员均强调这一点。生物技术开发中心主任王宏广、北京农业大学教授李十中、大连理工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修志龙等表示:我国科学用粮潜力很大,每年陈化粮、饲料用粮约1亿吨左右,加工转化可获得相当5000万吨的原油,同时还有30%继续成为饲料。现状是每年8000万吨粮食直接用作饮料,浪费3000万吨以上的淀粉。利用小麦陈化粮生产燃料酒精的河南天冠燃料乙醇有限公司提供的数据:仅小麦麸皮中提取的物质,价值就和小麦差不多。而目前发展生物能源、生物材料,原料是分布更为广泛、利用价值更高的植物。如我国科学家研究的甜玉米,每公顷产量可达70吨,可生产6吨以上燃料酒精。南方的木薯、甘蔗,生长广泛的菊芋、土豆、山芋,等等。这些不宜食用的植物,是转化为生物能源、材料的最佳原料。另外,我国现在每年仅废弃的作物秸杆、林业弃置物达10亿吨,相当于1亿多吨的燃料汽油。
就发展生物能源、材料的土地而言,我国有约40亿亩的低质地、荒坡、滩涂等,可以用来种植适宜物种;淮河以南还有3亿计冬季闲田,用来种油菜生产生物柴油,相当于“再造大庆”。专家介绍,我国加工替代石油产品的农作物、薯类植物研究时间长,来源非常丰富,潜力巨大。早在“七五”、“八五”时期,部委、高校就组织科学家研究、攻关,寻找到很多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植物种质。如有稳定的市场,推广种植条件相当成熟。大连理工大学有教授在山东滩涂种植菊芋(洋生姜)数十万亩,长势很好。这种植物我国南北方农民都有小规模种植。在贫瘠的土地上,盐碱地、滩涂都可以长得很好,固沙能力还很强。一次种下,自然生长。每年挖取其块茎即可,第二年还会自己生发。亩产量可达万斤。糖的含量超过甘蔗30%,甜度是蔗糖的一倍。结合“山川改造”工程,我国可以大量种植生物质能富集的植物。我国西南地区的麻疯树等木质油料发展迅速,籽含油率达50%,现有10万亩,2010年可达1000万亩。
专家分析,生物质能利用,特别是替代石油的能源、材料产业,前端是农业,中间是发酵等生物转化,后端依然是现有的大化工。因此,我国大规模发展生物质能产业,并不会对传统化工工业产生冲击。同时,我国能源、原材料需求增长过快、消费量较大,传统石油加工业根本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产品供应保障能力薄弱,现在广东等地不断发生“油荒”已是前兆。因此,传统石化领域对生物能源、原材料普遍看好,中石油公司等国家垄断性石化公司也在力推生物质能利用。
清华大学刘德华教授等强调:生物质能利用,特别是替代石油,是我国建设和谐社会、解决“农业、能源、环境”难题的最佳切合点。我国的老少边穷地区生物质能与土地富集,通过发展生物产业,可以让这些地区形成新兴产业,让农村地区形成工业化支点。刘教授专门到青海省调查,青海是德国面积的两倍,非常适合种植油菜。现在德国生物柴油年产量140万吨,如果青海能够发展到德国水平,其产业链收益非常可观。我国新疆棉产区面积广大,在棉籽中引入一个产油基因,即可让棉籽产生很高的副效益。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超过50%,而且年需求量还要扩大;化石产品对环境的污染曰益严重,相比之下,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的污染排放要比化石燃料低50%以上。用生物材料,如聚乳酸等,可制成可降解塑料、绿色涂料和纺织品等。
替代能源:借鉴国外石油代替及生物能源发展经验
--生物能源发展调查之三
1907年,汽车发明人福特制造出第一台燃烧纯乙醇的发动机;20世纪30年代,不少国家用醇类燃烧替代石油作为车用能源;中国==战争时期,我方不少汽车就是用乙醇作为燃料。但真正形成替代石油的产业,国外发展历史已约20多年。
根据发展改革委的调查,以美国、巴西为主的燃料乙醇替代石油产业形成,可分为四个阶段:其一,20世纪70年代,国际上第一次石油危机使发达国家和贫油国家重
关于广东对外贸易的信息资料
美元升值对国内的航空业有何影响,为什么?
1:美元升值,原油下跌=航空公司经营成本下降
2:美元升值,出口增加=经济会回暖=有钱=航空公司客户增加
3:美元升值,进口飞机涨价=以前借债购的飞机利息成本、维修费用增加
人民币升值对国内企业有何影响人民币升值,对股市、尤其是房地产类上市公司是大利好。虽然国家对房地产行业调控不断,但这些调控抬高了进入房地产市场的门槛,加上现在后开发的房子受两个70%的限制,必然导致现在大开发商手中的大户型房、别墅房更加吃香,所以他们的利润率会上来。另一方面,每一次行业的巨集观调控,都是一次大浪淘沙的机会,好的公司会乘此机会得到超常的发展。
人民币升值对股市的影响总的来说利大于弊。其带来的弊,是对那些出口型企业有一些不利影响,即产品价格高了,竞争力下降。但对证券市场而言,升值会吸引更多的资金进来购资产,从而推动股市的上涨。
主要这个网站上有:you.video.sina..
美元升值对中国与欧洲交易有何影响由于美元指数持续上升和去年年底国内经济资料的下行,人民币汇率新年开局疲软。展望2015年,人民币汇率总体仍将呈双向区间波动,并且保持稳定。
首先,在去年年底之前,由于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保持相对稳定,导致人民币对美元以外的其他货币升值非常快。人民币对同为中国主要贸易伙伴的两大经济体──欧盟和日本发行的货币均升值10%以上,且上述趋势还在持续。这已经对中国的出口增速产生不利影响。因此,适当地让人民币对美元贬值,有利于缓解人民币兑其他货币汇率的上升压力。
其次, 汇率还是对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反映。一个国家的货币,短期价格波动与交易市场的供求相关,但长期价值反映的是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及前景。
近一年来美元持续走强,主要是因为美国经济不断复苏让投资者对美元资产的需求攀升;反观日本和欧元区经济持续徘徊在复苏与衰退的边缘,加上双方央行先后进一步实行量化宽松,使得两地的经济增长前景堪忧,造成货币自然被投资者抛售,汇率持续下跌的现象。
而中国的经济增速虽然有所放缓,但在全球还是较高的,这为人民币继续坚挺创造了条件。未来发展潜力仍然非常大。按照经济发展决定汇率的理论,中国经济只要维持目前的增长势头,资金自然会继续流入。
再次,中国实行有管理的外汇政策。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放弃单一盯住美元的汇率政策,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有管理有掌控的浮动汇率制,行政有形之手对汇率干预效果很大。中国还尚未全面开放资本账户。如果人民币汇率波动加剧,中国 *** 可以加强资本账户管制来遏制资本外流。
第四,中国有强大的外汇储备。从2008年至今,尽管经历了次贷危机、全球经济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对我国进出口贸易产生了不良影响,但我们外汇储备依然保持了持续的增长。截至2014年年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3.84万亿美元。调控汇率的资本雄厚。一旦过度贬值,央行必定出手干预。外汇储备足以支付更多的外汇兑换。同时,也足以支撑人民币汇率的稳定。
第五,多重因素表明,央行直接宣布一次性贬值的概率不大。今年有关人民币是否会被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特别权篮子的讨论在进行之中,这种情况下,货币当局不太可能促使人民币贬值。同样,在现行国际政治环境下,中国不太可能选择这种有损其潜在超级大国责任的做法。
今年日元升值对美国有何影响有利于美国产品出口日本
人民币升值对国内老百姓有何影响?奢侈品便宜了,留学移民便宜了,汇率政策一般配合其他的巨集观调控政策一起使用,如果央行缩紧银根的话,物价指数会下调,投机性行为的活动会受到打击,对于资本市场,比如某些银行股,黄金,楼市都是利空。
美元降息对人民币升值有何影响,对A股有何影响
当然有了,大量的国际热钱会因为中国的利率相对提高,而涌入中国,因此a股理论上会有好处的阿,美元降息,会加速人民币的升值。这都是从理论上来说。
美圆贬值对国际油价有何影响?对国内用人民币定价的成品油何影响?对国内油,炼油行业有何影响?呵呵,你的问题实在太多了。这不是一句两句可以讲清楚的,我就以自己的理解给你解说一下,有不对的地方请包涵
1、美圆贬值对国际油价有何影响?
美元是国际货币,和黄金一样,你见过的全球贸易绝大部分都以美元进行结算,所以原油是以美元作为计价工具,美元毕竟是货币,而原油就像黄金,原油是由需求决定价格,也就是说原油是一个硬通货,他具有特定的价格,美元贬值值,那原油就要上涨,如一桶油80美元是美元稳定时候的核心价值,而美元贬值,也就意味需要用更多的美元来购买一桶油。这个是比较容易理解的,这个问题你仔细想想吧。
2.对国内用人民币定价的成品油何影响?
前几个月国家改变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让国内的成品油随原油的波动进行价格调整,国内成品油并不是一天一波动,是有国家规定的调价周期的,目前是22日左右吧,所以每到22日左右,就会和国际油价挂一次钩。原油跌国内就会跌,原油涨国内就会涨,只是幅度的大小由石化双雄决定而已。
3.对国内油,炼油行业有何影响?
国内大部分是对进口油进行加工,国内的油没法满足国内的需求,油行业当然会因为国际油价大涨而大赚,因为,他们也享受油价上涨带来的利润。对于炼油,你可以想像,他们是买原油进行加工,所以国际油价大涨时,他们的购成本也会增加。国际油价跌的时候,他们就买的便宜,这不是绝对的,只是一种理解。
问题补充部分:
油价涨跌对于中石油和中石化的影响不难想像,现在的股市已经看得很明显,大家忧心于通货膨胀,国际大资本不是买原油就是买黄金,所以原油一涨,石化双雄都跟着大赚,目前的机制看来只要中国的需求一直这样持续,石化双雄就能赚得盆满钵满。和巴菲特那个时期有些不大一样,那时候的全球经济都很稳定,当然需求也稳定,而现在,需求都来自发展中国家,总的需求也出现了变化,现在的原油价格只是一种炒做,并没有完全体现出需求。
以上为个人理解,旨在互相交流。希望我的理解对你有些帮助!
美元升值最新讯息有何影响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招商银行可以兑换,请开启:fx.cmbchina./hq/ 查询外汇实时汇率。因汇率实时变动,实际汇率按照您实际操作时的为准。
若需试算,可开启:cmbchina./CmbWebPubInfo/Cal_Forex.aspx?chnl=whjsq 试算。
人民币升值对国内物价有何影响?过程人民币升值是针对美元的升值,那么对美元进口的商品,价格会降低,你会觉得买进口商品便宜了,出国旅游,留学费用便宜了。
美元贬值对国际金价有何影响?金价一般是美元计价,美元贬值金价一般肯定上涨。
广东出口贸易可持续发展面临能源困境
2008-04-10 08:42 来源:新华网广东频道
新华网广州4月10日电 2007年,广东出口总额3692.46亿美元,外贸出口依存度92.2%,对外贸易是促进广东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动力。但广东现阶段出口贸易模式尤其是能源密集型产品的贸易结构对能源投入有很强的依赖性,加剧了广东经济发展与环境压力的矛盾。广东省统计局分析认为,广东出口贸易可持续发展面临能源困境。
(一)能源生产和消费缺口大,依靠能源省外调入和进口风险高
由于煤炭生产行业的整体退出和原油产量的下降,近年来广东能源生产总量呈递减趋势,使原有的能源紧缺状况加剧。2006年,广东一次能源的生产总量为4160.37万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8.1%,能源消费总量165.22万吨标准煤,增长11.2%,能源缺口高达15604.85万吨标准煤。为缓解广东能源紧缺状况,从外省调入12904.80万吨标准煤,从国外进口5038.17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分别增长27.3%和9.8%。通过省外调入或进口虽可弥补省内能源的不足,但由于存在市场、价格风险和运输制约等问题,尤其是近期国内外能源价格屡创新高,广东经济发展对外依赖性和风险逐步加大,出口企业成本明显增加,能源短缺将成为困扰广东对外经济发展的长期制约因素。
(二)能源消费弹性系数高企,出口贸易发展对能源依赖性强
广东经济总体上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工业占据经济增长的主要地位,但在工业化还未达到相当发达程度时,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以消耗大量的作为代价,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也会随之提高。20世纪90年代以来,广东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上升速度很快,1990年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为0.35,2000增至0.71,2005年高达1.22,2006年随着节能措施效应显现有所回落,降至0.77。"九五"至"十五"时期,广东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总体上呈快速走高趋势,表明广东经济发展对能源需求越来越大。对外贸易在广东经济总量中占据了重要份额,其出口产品主要是工业产品,而在各个行业中,工业的能源消耗远远超过其他行业。因此,广东出口贸易发展对能源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强。
(三)出口以机电产品为主,使节能压力加大
广东工业经济快速发展,推动能源消费大幅上升,2006年广东工业能源消费13195.56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14.4%,增幅比全省能源消费总量的增速高出3.2个百分点。工业制成品在广东出口贸易中占据了绝大多数份额,主要以机电产品为主,2007年机电产品出口2532.52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68.6%;耗能低的生物技术、生命科学技术、材料技术和光电技术等高新技术产品所占份额偏小,出口额1283.48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34.8%。以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等机电产品为主的出口结构对能源投入有很强的依赖性,使节能压力进一步加大。
广东产值单耗最高的10个行业的比较出口能耗排名顺序与产值单耗基本一致。2005年产值单耗最高的10个行业出货值之和占出货值总量的百分比只有8.5%,2006年降至7.7%,但是能耗百分比却占到40%以上,属于高能耗的行业,除个别行业外,大多数行业产值单耗都在0.40以上,高于2006年所有工业产值单耗0.27的水平。在这10个高能耗行业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造纸及纸制品业、纺织业这三个行业出口总量排名前16位,其中出口数额较大的纺织业的产值单耗较高,并且其比较出口能耗略有反弹。
(四)出口企业技术水平偏低
2007年外商投资企业出口2322.22亿美元,私营企业出口651.64亿美元,两者之和占出口总额的比重高达80.5%。外商投资企业中以港资企业为主,但港资企业普遍具有企业规模小、缺乏长远规划、污染严重、技术含量低、耗能和耗较多等特点。此外,众多私营企业,管理技术、工艺技术水平创新、节能技术和理念更是有待提高。
2008年广东经济展望
来源:中国网 作者:蒙卫华 发布时间:2008.03.12
一 2007广东经济运行态势
2007年以来,广东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态势。消费和投资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工业、金融业和房地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加大,进出口增速回落。总体而言,广东经济呈现出下述运行特征。
(一)工业结构适度重型化进程加强,支柱产业升级加速
前三季度,广东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9291.84亿元,同比增长18.3%。其中重工业完成增加值5651.49亿元,同比增长19.3%,增速比轻工业快2.6个百分点。轻重工业比重由2004年的43.9∶56.1发展为39.2∶60.8,工业结构适度重型化进程进一步加强。
九大支柱产业中,电子信息、电气机械及专用设备和石油化学三大新兴产业比重由2004年的67.43%上升到2007年前8个月的74.36%,对全省工业增加值的贡献率接近40%,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和建筑材料三大传统产业比重同期由22.25%下降至21.8%,森工造纸、医药和汽车及摩托车三大潜力行业比重同期由10.32%提高到11.%。前三季度,汽车及摩托车、电子信息、电器机械及专用设备的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其他产业的增长速度。九大支柱产业的结构演变体现了广东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变步伐加快。
(二)投资增幅回升,房地产开发投资活跃
2007年广东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出现了新变化。一是房地产开发投资和制造业投资增速明显加速,直接带动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回升,前三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143.56亿元,同比增长19.2%,增幅比2006年同期提高3.6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额1616.42亿元,同比增长37.5%,和2006年同期相比增速几乎出现翻倍增长。二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以及信息传输、计算机和软件业投资锐减。
广东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较快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商品房供需矛盾紧张刺激了开发商的投资冲动。前三季度广东商品房竣工面积2213万平方米,同比仅增长1.52%,其中住宅增长0.11%。同期商品房销售面积399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5.10%,其中住宅增长25.51%。销售面积远超过竣工面积,供需紧张局面直接导致商品房和商品住房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9.84%和24.32%,进一步刺激了开发商的投资冲动。二是外资涌入加剧了投资活动。前8个月,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7.63亿美元,增速达205.6%。同期到位外资63.15亿元,增长98.4%,增幅远高于其他来源的资金。
(三)社会消费保持高位增长,结构性通货膨胀范围扩大
前三季度,广东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777.02亿元,同比增长16.1%,运行于近年来的最高位。县和县以下消费分别增长17.4%和16.4%,高出市级消费1.4和0.4个百分点,成为新的消费亮点。东西两翼和山区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速度也要快于珠三角地区的增长速度。
从消费结构上,广东消费支出实现由衣、食、住等基本消费向、服务和交通通讯等享受型消费的转变。近三年,城镇消费支出结构基本保持稳定,农村消费支出结构呈现可喜变化:食品支出比重从2005年的48.26%下降到2007年前8个月的46.19%,居住支出比重从2005年的14.3%下降到2007年前8个月的5.41%,交通通讯支出比重从2005年的11.1%提高到2007年前8个月的15.28%,文化教育用品及服务、衣着等消费支出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农村消费需求层次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升级进一步缩小了城乡差别。
前三季度,广东居民消费价格累积上涨3%,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2.8%,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1.24%。价格上涨从消费价格向工业价格、从原材料价格向出厂价格传递的趋势逐步显现。消费价格上涨方面,粮食、肉禽蛋及其制品仍然是推动CPI指数不断攀高的主要因素,但是非食品价格、服务类价格都出现了明显上涨,食品涨价带来的比价效应开始显现。不过,广东消费价格上涨幅度显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仅高于北京和上海。
(四)外部环境趋于严峻,外贸增速回落
2007年以来,广东对外贸易依然保持较快增长,但单月进出口增速均呈现高位回落态势。前三季度,全省出口总额2648.7亿美元,同比增长24.2%,比2006年同期下降4.6个百分点,落后全国平均水平2.9个百分点。进口总额1914.5亿美元,同比增长17.7%,比2006年同期下降2.5个百分点,落后全国1.4个百分点。实现贸易顺差734.2亿元,同比增长45.0%,比2006年同期下降22.2个百分点,对全国贸易顺差贡献度下降至39.5%。
广东外向型经济特征决定了其经济发展不仅受到国家外贸政策调控的影响,同时更易遭受外部经济体的冲击。2007年以来,作为广东主要出口市场的美国和欧盟,经济增长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回调,特别是美国房地产市场衰退和次级债危机对经济造成较大影响,回调幅度最大。主要出口市场的经济增长放慢直接导致了广东出口的增速放慢,2007年前8个月,广东对美国和欧盟的出口增速分别从2006年的18.72%和42.50%下降到了11.93%和28.76%。
(五)居民储蓄存款持续分流,信贷投放增长较快
9月末,广东中外资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47747亿元,同比增长13.62%。前三季度新增存款4513亿元,同比多增571亿元。第三季度新增1282亿元,同比仅多增108亿元,9月份更是出现了同比少增情况。9月末,企事业单位本外币存款余额15952亿元,同比增长24.0%,新增存款2528亿元,同比多增1583亿元。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2524亿元,同比增长1.3%,同比少增2114亿元,比年初减少116亿元,呈现出“企业存款大幅增加、储蓄存款持续分流”的格局。同期,全省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存放银行存款大幅上升,前三季度证券公司存放银行款项新增2172亿元,同比多增1718亿元,其中客户交易结算资金账户新增1958亿元,同比多增1539亿元。上述现象表明,虽然央行多次加息,但居民更看好未来资本市场的预期回报率,在财富效应驱使下,居民存款意愿继续下降。
2007年以来,广东信贷投放一直保持大幅增加态势,甚至出现了淡季不淡的持续增长势头。9月末,广东金融机构本外币余额30415亿元,同比增长21.0%,新增4509亿元,同比多增2294亿元。前三季度,全省人民币中长期新增2913亿元,同比多增1102亿元,个人住房新增1334亿元,同比多增1133亿元。房地产相关新增占全部人民币新增中长期比重达68.76%,成为拉动广东中长期增长的最重要因素。
二 广东经济运行面临的世界经济环境
2007年以来,世界经济增长超过预期,但是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增强。美国经济蕴含的各种风险不断激发,经济走势明显趋弱。广东是中国外向型经济特征最为突出的省份,而且受美国经济影响最为直接和突出。世界经济的前景变化特别是美国经济的风险爆发将对广东经济的未来发展带来冲击。
(一)世界经济不确定性增强,广东经济外部风险增大
广东对外贸易占全国对外贸易的比重高达30%左右,外需已经成为广东经济高速增长中非常重要的拉动力量。2007年上半年,净出口对同期GDP的贡献为26%,净出口增长对同期GDP增长的增量贡献甚至超过了60%。广东的对外贸易主要是加工贸易,其出口在广东的对外贸易中具有决定性意义。
广东的出口市场主要包括中国香港、美国、欧盟和东亚其他国家和地区,前三位出口市场的出口占全部出口的比重超过了70%。广东出口到中国香港的大部分商品都是为了转口到美国和欧洲,因而美国和欧洲的经济前景对广东影响最大。2006年主要出口市场的经济快速增长为广东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2007年美国、欧盟和日本的经济增长放缓将对广东经济带来负面冲击。不过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加速具有对冲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美、欧、日经济增长放慢的影响。
(二)美国经济面临衰退风险,广东出口环境趋于严峻
美国是广东最重要的出口市场,考虑到转口贸易后,广东40%左右的出口产品都是输往美国。广东出口对美国市场的高度依赖使得美国经济波动能够直接影响到广东的宏观经济走向。2006年第二季度以来,美国经济的下调趋势已经非常明显。2007年第二季度虽然明显回升,2007年全年以及2008年继续向下调整的趋势是确定的。
美国经济的衰退风险主要有三:一是房地产市场衰退趋势仍在继续;二是由次级债危机导致的金融市场动荡虽然已经暂时消退,目前还无法确定宏观经济遭受的真实冲击以及判断危机是否会再次来临;三是目前还不清楚劳动生产率的大幅下降在多大程度上是结构性的,多大程度上是周期性的。
(三)石油等原材料价格高企,广东面临输入型通胀压力
2007年以来,国际油价在波动中呈现出持续上扬趋势。除了在1月上旬、3月份和8月份明显回调外,国际油价在波动中持续攀升,原油价格已经从年初的每桶50多美元上升到了目前的每桶80多美元。特别地,每一次价格回调紧接着就出现更为迅速和更大幅度的上扬。根据美国能源情报署的预测,2007年WTI原油年平均价格将达到每桶68.84美元,2008年将进一步上升到每桶73.50美元。根据他们的预测,石油期货价格将从2007年9月开始逐月下降,但是仍将高位运行。事实上,石油期货价格在9月和10月已经分别创造了每桶79.93美元和80.74美元的新高。事实上,只要世界经济保持稳定较高增长,特别是中国、印度、巴西等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前景看好,世界石油需求特别是增量需求就将继续增长。至少在中短期内,主要由需求拉动的石油价格上涨,或者说高位运行的态势不会改变。
另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初级商品价格指数数据库,2007年1~9月国际非燃料初级商品价格也已经上涨了7.4%。其中,粮食价格上涨了18.2%,饮料价格上涨了5.7%,农业原料(包括木材、棉花、羊毛、橡胶和皮革)价格下降了6.4%,金属(包括铜、铝、铁、锡、镍、锌、铅和铀)价格上涨了4.8%。
非燃料初级商品价格上涨虽然没有前几年那么迅猛,但是2007年的价格上涨是在前几年已经达到历史高位上的继续上涨,因而对初级产品进口国的经济冲击更大,特别是在部分亚洲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出现了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压力。比如,中国8月份的消费者价格指数上升至6.5%,达到十年来的最高值,远高于中央银行3%的预定目标。根据世界银行的研究结果,中国的消费者价格指数上升主要是由于食品价格的上涨,而且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国际食品价格上涨造成的。剔除食品价格以后的通货膨胀率在7月份仅有0.9%。当然,这与中国对一些价格的行政控制,特别是对燃料和一些公共产品的价格控制有关。2007年7月印度批发价格同比增长了4.5%,产业工人消费价格同比增长了5.6%。
广东是一个严重依赖初级产品进口的省份,谷物、食用植物油、成品油以及钢材等重要的初级产品进口占全国比重甚至高达20%~50%,而这些重要的初级产品价格在2007年继续快速上涨。初级产品价格,特别是食品类初级产品价格上涨给广东带来了输入型的通货膨胀压力。2007年前三季度消费价格同比增长3.0%,9月同比增长5.4%。虽然和全国相比,广东的通货膨胀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国际初级产品居高不下的现实压力使得我们对未来的价格走向不容乐观。
三 2008年广东总体经济走势测算
前三季度,广东经济保持又好又快平稳增长,内在动力明显增强,有望在较长时期内维持较高增长水平。预计全年本地生产总值突破3万亿元,增长14.2%。结合“广东省宏观经济监测预测信息系统”,对2008年经济总体走势的测算如下。
(一)经济景气分析与判断
运用“广东综合经济景气指数”进行分析,2007年广东总体经济景气运行呈逐步盘升态势,景气保持在绿灯区间运行。从主要监测指标景气走势看,进出口运行有所放缓,景气由偏热趋于正常。工业和港口货物吞吐量运行则有所加快。投资增长由较低转向正常,物价保持温和攀升,用电量、消费增长平稳,景气保持在绿灯区。
目前广东总体经济运行处于周期中间阶段,先行指标用电量运行保持平稳,依据景气波动周期规律,如果外部环境没有发生较大的变动,2008年经济运行保持平稳向上的可能性较大。
(二)2008年综合预测
虽然美国经济有所放缓,但世界经济前景总体仍然较好,国内宏观经济前景保持良好,广东消费、投资、出口有望保持稳定增长,受金融房地产政策调整影响,广东第三产业增速可能有所放缓,但工业对金融业和房地产业的依赖程度较低,第二产业将可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势头。因此,广东经济有望沿其内在惯性延续发展,维持较快的增长速度。结合时序预测模型和有关测算调整,2008年广东本地生产总值将突破3.7万亿元,增长14.0%左右。
消费方面,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持续增加的城乡居民收入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为消费需求持续快速增长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预计2008年广东消费将保持平稳发展势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突破1.2万亿元,年增长16.8%左右。物价保持温和攀升,涨幅在4%左右。
投资方面,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将对房地产投资产生一定的抑制效应,其他投资需求仍将保持较为旺盛,预计2008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有所放缓,增长在16.0%左右。
出口方面,人民币升值和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效应对广东出口的影响将在2008年逐步显现。预计2008年广东出口将突破4200亿美元,增速回落到18%左右。广东以加工贸易为主,决定了进口在很大程度上受出口的影响。预计2008年广东的进口增速也将有所放缓,进口总额接近3100亿元,增长16%左右。
参考文献
IMF,World Economic Outlook:Globlization and Inequality,October 2007.
Oxford Economics,World Economic Prospects,October 2007.
Oxford Economics,Would a Slump in US House Prices Derail the Global Economy,Autumn 2006.
世界银行,2007年9月《中国经济季报》。
(作者:广东省发改委信息中心,高级经济师。主要研究领域:宏观经济、数量经济;覃东海,广东省发改委信息中心,经济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国际金融、宏观经济;魏雅丽,广东省发改委信息中心,金融学硕士。)
另外资料:://.mofcom.gov.cn/aarticle/n/200608/20060802870594.html
://.qywjm.gov.cn/
://.gddoftec.gov.cn/index.asp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